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31日讯(通讯员 谷绍楠 记者 全江玲)“听说8月28日,慈利县五雷山景区开放了,就算开车九十公里,我爸妈也要来看看。” 8月30日,来自常德澧县的卢女士,在慈利县五雷山景区出口等待返程的家人。
“慈利人特别好,很耐心指导怎么购票、爬山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站在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慈利县城,真的很漂亮。吹吹风、散散心,身体也舒服。”卢女士结束游览后,忍不住连连称赞。
常态化消杀病菌、出入必查健康码行程码、推出半价门票等优惠措施、防疫工作全面升级......经历了近30天等待,慈利旅游业云开“疫”散,终于可以向游客们开放慈姑美景。同时引导游客观光做好个人防护,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线。
来自本地的卓大叔一家,带着一群孙辈儿来五雷山旅游,顺便在景区摊位附近买了热乎的玉米棒子,等到人不多的时候才扒开口罩吃起来:“疫情在家憋得受不了,五雷山景区开放了,孙子孙女们的暑假也快结束了,趁着刚开园来山里走走。”
他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先后购买景区门票,经过五雷山景区“一圈三关”就可以正常进入景区。“一圈”即脚下每个防疫“悟空圈”时刻提醒,人与人始终保持一米距离;“三关”即售票处、入景区口、检票口三个地方必看健康码、行程码,检票口更是数字化防疫“智慧”检票进场,极大节省排队时间、减少人员聚集风险。
“我们景区采用湖南省健康检测系统,它有效地和湖南省的监控大数据结合,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游客的体温、健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时间,只需要游客自己出示健康码对着机器扫描处进行扫码,瞬间完成入景区登记。”五雷山景区门票站站长黄言文现场演示,后面工作人员陆续指导游客成功进入景区。
旅游复工从家门口开始了,慈利县五雷山景区总经理吴安芳感叹不已。自疫情后开园以来,景区与日俱增的客流量给景区商家们增添信心。他们都是附近朴素村民,得知景区开园,一口气爬上山来上班了。
“今天是星期一,景区游玩人数比我想象的要多。”“开园了就是希望。”旅游回暖、游人如织成为大家一致企盼。
张家界地缝景区位于张家界市东大门慈利县零溪镇金龙村,是中国喀斯特地貌最奇异的“地缝地貌”类型,16-19℃恒温,游道总长为5公里,游程需要2小时,也是与五雷山景区同批次开放的景区。
来自石门的游客邹勇带着一家人来到景区打卡,和孩子们一起抓住今年暑假的尾巴。
“爸爸,是壁虎。”邹勇的小女儿见多识广,马上就认出趴在翠色落叶上的褐色壁虎。
身边的邹勇十分惊奇,张家界地缝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舒爽,没有蚊虫,但白天活动的壁虎不多见。
“走完这365阶风雨阶,就是四季如春,一生坦途。”与游客一起同行的张莉莉给游客认真介绍。
张莉莉是张家界地缝景区副总经理,她表示,像往年张家界地缝八月份的营业额,基本上可以达到200多万。作为慈利县避暑胜地,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暑假纳凉之地。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直接“停摆”,损失很大。景区竭力做好防疫工作,只待八方游客安心来慈。
零收入的阴霾随着开园渐渐消散,入口处工作人员比以往更加珍惜整理衣服的机会,看见游客感兴趣也热情推荐。同行的摄影爱好者忍不住试穿民族服装。
“偶尔尝试一下30多年不会做的事情,感觉还不错。”摄影师角色转换,定格在景区工作人员镜头中的那一刻,瞬间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作为游客也许看惯了景区的一切准备到位,也许可以作为行路者,随便路过慈利县的某个小村庄时,收获意外的惊喜,感悟大自然的包容。
登高望远,俯瞰阡陌交通,偶有鸡犬相闻,稻田青黄平铺其中,山下是属于每个人的“桃花源”。
“太美好了。如果不是站这么高,也许我永远不知道世界就在一个沙盘里,那么大又那么小,充满了正能量。”路过的行人忍不住停车拍照,将风景都装进脑子里。
8月27日,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开门迎客。
8月28日,张家界五雷山景区、张家界地缝景区正式开放。
8月31日,慈利县万福温泉、琵琶州生态园开园待客来。
目前,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慈利县已经有5家旅游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其他景区景点会逐步开放迎客。
“慈利县顺应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继续有序开放景区景点,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慈利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说,将继续严要求、不松懈,让游客更有归属感,期待家门口的旅游走向复苏。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谷绍楠 全江玲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