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大学生志愿者的抗疫日记:我的家乡 我来守护

志愿者汤怡。

志愿者陈敬德。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22日讯(通讯员 李捷 陈敬德 汤怡)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勇敢的抗疫战士主动请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他们有的是身经百战的医生护士,有的是前赴后继的党员干部,有的是古道热肠的街坊邻居......尽管面貌有别,身份不同,但“击退疫情”这份信念相同,共同“战斗”的目标一致。在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志愿服务行动中,一批正在成长的“00”青年志愿者也在默默奋战着,今天节选了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志愿服务队陈敬德、汤怡的日记片段,一同感受他们为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默默奉献的青春力量。

选自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志愿服务队陈敬德的日记。他是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的在校大学生。

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帽子、面屏、手套,同样的语言,同样体温测量、接收核酸样本的工作,这就是我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虽然每天都在简单重复着,但我知道这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工作,而且要确保零失误。

今年暑假因为要参加选调生的考试我选择回家复习,只是疫情突然来袭,让在家备考的我坐立不安,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急切的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8月3日,我来到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在这里,我遇到了不同样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触,在工作空余中也看见很多感人的画面,有搬运物资人员奔跑工作的样子,有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一线工作者脱下防护服的样子,也有看见他们负荷量工作后疲惫的样子。画面里的工作者都是大汗淋漓的样子,说实话,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他们默默的奉献也深深感染着我,我知道唯有对自己一天重复性极高的工作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是我向他们致敬最好的表达。

选自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志愿服务队汤怡的日记,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七月底,我的家乡张家界生病了。八月初,我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抗疫实践。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要有青春逆行的担当,青春奉献的责任,青春扛鼎的希望。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抗疫阵前,每个人都应“躬身入局”。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与我有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不可能独自守望着一座桃花源”。时代的一粒灰,需要我们一起去扛。此次志愿服务,我主要负责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以及接收核酸样本。在这里我见过来食堂帮忙的志愿者五六点就在忙碌的样子,感受过每日定时定量捐献蔬菜的热心小伙涓涓爱心,心疼过脱下防护服挥汗如雨的医务工作者,体会过默默清扫垃圾打扫卫生的阿姨,第一时间搬运抗疫物资的志愿者们想尽快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一个又一个默默付出的身影力量微小却不普通。也许我们并不能惊天动地,可当每一个人尽一份热发一分光,当点点萤火凝聚便会汇成人间星河,暗夜终有破晓时,山河定能重现光。我的样子,便是中国的样子!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捷 陈敬德 汤怡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1/08/22/98301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