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发新正在给老人喂饭
陆婷正在做面食。
宋甜正在给老人梳头。
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28日讯(通讯员 田贵学)炎炎夏日,走进张家界市永定区二家河中心敬老院,65岁的院长田发新正在忙于打扫养猪圈的卫生,汗水湿透了他的衬衫,他却毫不在意,一直不停地忙碌着。14年来,他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他所爱的这份事业上。殊不知,像这样的护理员一心为敬老院着想,一心为老人着想,一心为了老人过上幸福日子的生动故事在永定区各个敬老院屡见不鲜。
在院这些年来,田发新采取以心换心,把入住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感化敬老院老人。
为了让老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田发新带头,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院里有5亩菜地,年出栏猪30多头,散养蛋鸡200多只,鱼塘5亩,肉食蔬菜自给有余,老人生活丰富多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可以说,他一年四季都在敬老院里,他家里的农活再忙,只要是院里有事,二话不说,院里的事要紧,难怪他妻子、儿女都说:“你的心根本不在我们身上,总是牵挂敬老院这个家”。
这些年来,田发新采取以心换心,把入住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感化敬老院老人。特别是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去照料。院民陈良奇老人生病期间,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田发新亲自为他端屎倒尿、换衣换裤、喂药。老人病重时,他的老婆也在医院住院,而他却守在老人面前照料老人。94岁的院民杨福英在大年三十病危时,他与院内工作人员一道一直守候到凌晨三点多钟,直到老人含笑而去。2020年,田发新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模范”荣誉称号。
“老爸,我厨艺好,我去试试,相信老人们一定喜欢我做的饭菜,我也很乐意为这些老人服务。”
“他们说味道不合胃口,你为了这个事总是睡不着觉,要不我去试试。”看到老爸田发新每天愁眉苦脸,儿媳陆婷毛遂自荐。陆婷去了敬老院后,第一件事就是逐个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精心为老人们准备丰富的饭菜,力求菜品多样化,每天不重复,味道做到色香味俱全。对于有不吃辣椒、不吃肉等其他特殊要求的老人,陆婷在炒菜的时候单独给老人开“小灶”。此外,陆婷还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给老人们做上银耳莲子根、冰凉粉、酸梅汤等。“这丫头不仅很勤快,饭菜也做的很不错,还给我们做从来没有吃过、喝过的东西,我们大家都特别满意。”说起陆婷,很多老人都为她竖起大拇指。为了更好的护理好老人,每天饭后不久,陆婷集中老人做拍拍操、穴位按摩操等。“我以前的腰疼通过经常锻炼,现在也有所缓解了,陆婷这办法真好。”前不久,陆婷还参加了湖南省第三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永定赛区选拔赛,获得了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宋甜说:“我不仅要做好敬老院院长,更要当好30名老人的‘贴心闺女’”。
枫香岗敬老院院长宋甜,从事护理、医保、管理等工作多年。说起为什么要从事养老护理时,宋甜说:“父亲是前任院长,任职20余年,我特别敬佩我老爸,老爸退休了,我竞选上敬老院院长一职,也是家风延续传承的一种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位老人的基本情况,宋甜选择和院内老人同吃同住,拉近距离。敬老院内有一对失智的聋哑老兄弟,一年只洗两次澡。宋甜便设法用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勤换洗。如今,兄弟俩基本上隔两天洗一次澡。为了防止洗澡时有意外发生,宋甜还叫上了闲暇老人相互照看。
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争强好胜的个性、爱生事的脾气并不少见,争执拌嘴时有发生。有一次,两个老人吵架,宋甜过去劝架,老人的口水就吐到了她脸上。宋甜不仅没有生气,主动与他们促膝谈心,疏导矛盾,不厌其烦为老人们排忧解难,大家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院内最高龄老人刘超群举办90岁生日聚会,宋甜跟老人们一起切蛋糕、唱生日歌。让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人都是会老的,对待这里的老人,要像对待自己家里长辈一样,老人们一定会特别幸福。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来。”在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永定赛区选拔赛第一名的宋甜,在高兴之余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田贵学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