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估鞭策新作为 转型激活新气象——张家界市绩效评估工作十年实践之路

红网时刻张家界12月30日讯(通讯员 朱未  李优民  黄世江  卓照)年关将至,在外务工的人们陆续返乡。桑植县青龙村原村支书刘文全很欣喜,“盼了多年,火车终于带着漂泊的人回家过年了。”

“铁路拉来了游客,也拉来了投资,我们和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前缘交通距离更近,对于投资商和企业的吸引力会增大。”张家界市政府落地办主任聂和俊信心满满。

2019年,黔张常高铁开通运营,群峰叠翠、溪谷纵横的张家界跨步迈入高铁时代,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 

这一变化,只是全市绩效评估十年实践之路的缩影。2009年,湖南省启动实施绩效评估制度,张家界市紧紧抓住机会,率先在全省对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系列实施绩效评估;2012年,将绩效评估实现全覆盖,坚决挥好这个“指挥棒”。十年来,这座群山环绕的城市,旧貌换新颜,正在书写着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精于制度,让评估更加科学

“考核是引导张家界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是促进工作落实的助推器、更是考量干部的风向标。”在市委书记虢正贵看来,评估鞭策新作为,转型激活新气象,以绩效评估为手段,压实责任,强化担当;以转型创新为目标,对标提质,开放崛起,加快发展。

从启动实施绩效评估制度以来,张家界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实施方案,精心设计评估制度体系、要素体系、指标体系、流程体系、方法体系和保障体系,确保合理、科学、管用,使绩效评估制度转换为改进作风、强化执行、确保落实的工作动力,更加顺应全市高质量发展需要。

绩效评估是一项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挑战性大的综合系统考评工作,如何“大浪淘沙”“开笼引凤”?

坚持评估对象全覆盖。全市被评估单位,市级层面覆盖到区县党委政府和市直正处级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各区县和市直正处级行政事业单位将直管、代管单位和内设机构也纳入本级评估范围。“过去我们的评估工作上热下冷、评估压力层层递减,我们很难开展工作。现在,评估范围从市级到乡镇,环环相扣,责任层层压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岗岗有责、人人有效”,市绩效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在此基础上,张家界还按类别确定评估等次,同质竞争比较,评估可比性大大增强。

坚持评估内容“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指评估内容包括指标评估、社会评价、加减分与否决项目。这样一来,实现对各单位工作绩效的多维度评价,评估更加全面、准确,各单位“眼睛向下”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还得确保单位事业进步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提升了绩效,还守住了底线。

坚持评估等次“三确定”。“在评估等次上我们按比例、直接和特定情形确定。比如,优秀、良好等次比例分别占评估对象的30%、40%;各单位年度绩效评估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的,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对市直单位承办的当年度省考指标评估结果位居全省前4名或二类地区前2名,最后4名或二类地区最后2名的,分别实行提等、降等处理”,市绩效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前,我们只要把本职工作任务抓落实就行了,现在还要看工作创新创优情况、社会评价情况。市委、市政府实施绩效评估制度更加全面综合科学,我们的工作标准更高,工作压力更大,但工作进步很快”,市教育局局长兰智平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带来的惊喜变化。

善谋指标,让评估更有导向

万物生光辉。澧水河畔的人们发现,那条“绿意春水”又“活”了。渝湘阁老板笑着说,眼瞅着大庸古城建起来了,特别是举行世界遗产国际摄影大展后,游客多了,晚上这里不再是黑黢黢的,生意红火了很多。

“抓什么、评什么;干什么、评什么”,在绩效评估的路上,张家界突出考全面向考关键方向转变,校正旅游业发展的导向,描绘出精品张家界的生态底色,让旅游红利”造福了千万家。

2019年,全市新增国内航线运输架次3032次,新增旅客人数497519人,新增境外航班航线5条,境外客源市场拓展达到133个国家和地区;接待游客8162.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90.85亿元,"智慧旅游"提质升级,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上升,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成效,旅游龙头作用逐渐凸显……

“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张家界还突出特色化指标设置,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永定区第一芙蓉学校、宁邦国际广场(二期)、72奇楼、天空之眼、世贸云城、雨露学校……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百舸争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来到现场,与大家亲切的交谈,他说,各部门要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张家界市,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同时,抓好项目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强精细化管理,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在永定区沅古坪镇烽火村,市人民医院开展的“情系我的村、便民就医行”人文服务项目给留守老人们送去了欢乐和健康服务,温暖了冬日。“既给我们送来健康,又给我们带来欢乐,感觉跟过年似得。”76岁的龚奶奶高兴的介绍道。12名医务人员分别担任本村(镇)“便民就医联络员”, 2000多人次义诊咨询服务群众,极大缓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看病就医难问题。

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新华书店、南门口民坊小食、自助图书馆……新峰旧市场脱胎换骨。“新市场,老味道。”当地居民李阿姨笑着说,菜品的选择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过去我们是‘绩效评估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结果是大而全;现在好了,我们把指标聚焦省市重点工作,特别是加大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民生实事、三大攻坚战、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权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群众有所盼,我们有所办’”,市绩效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革新方法,让评估更加精准

春山可望,笃行不怠。2019年,一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收官战正式打响。截至目前,张家界4个区县全部“摘帽”,累计脱贫243345人,3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各单位通过绩效评估层层压实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两个“国贫”、两个“省贫”,从此成为历史。因山而美、因山而贫的张家界,找准了出山的“钥匙”,以文旅为引流,助产业“出圈”,走出旅游扶贫新经验。

随着绩效评估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对这一“综合考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要我有绩效”转变为“我要有绩效”,对评出来的结果也很信服,评估工作的精准性和评估结果的公信度逐渐增加。2009-2019年,市考区县党委政府绩效评估总得分平均达到92.42分,市考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总得分平均达到95.09 分。在2016-2019年市直单位业务指标评估中,分别有90.05%、97.28%、98.07%、96.41%完成指标任务。

评估一直在路上,创新增活出实招。为加强对评估工作的动态管理,破除“为考而考”的不良倾向,张家界实行了变一次性评估为全过程评估,实现绩效闭环管理,定期采集,定期通报,点到问题、点到单位,同时还采取“四不两直”、抽样核查的方式,直接核实评估,各单位在自身绩效对标和项目绩效互比中看到差距和不足,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现在评估越来越动真格,责任传递越来越强化,我们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武陵源区人社局局长黎飞跃对近年来考核方式的改变深有感触。

针对评估压力传递还不完全到位、考评效能不强、流于形式的问题,打通考评的“最后一公里”。张家界实行了全过程公开和以考制考制度,加强对评估工作监督,在充分保障被评估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同时,还推动了第三方评估,精准提升了绩效评估的质量和公信力。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年的上半年、年中和年末三个阶段,我们会将“考规”“考卷”“答卷”进行公示公告,接受评估对象和群众的监督、申诉、反映……”,方法上的改变,推动了张家界在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问题整改清零销号,打出了一套套组合拳。

这十年,第24任扶贫队长杨凯,一人肩负桑植县3个扶贫村,面对军旗立下军令状:老区不脱贫、部队不收兵;李辉从检察官摇身一变为卖茶up主,助力岩垴村46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喜笑颜开……。

强化运用,让评估更有实效

评估结果运用是绩效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绩效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2020年7月4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市委书记虢正贵指出,要通过绩效评估,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短板工作的整改、风险类指标的关注、基础性工作的做实,用好绩效考评结果,发挥担当促落实。

“全市年度绩效评估结果每年都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并作为行政奖惩的重要依据。”市绩效办负责人介绍道。根据年度绩效评估结果 “论功行赏”,发放年终奖励待遇,提升评先比例;而对绩效评估在合格以下等次的单位,年终考核在称职以下等次的个人,严格对标挂钩问效问责。

奖惩分明的结果运用机制,在全市上下树立起了“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年中不定期下发《绩效改进通知单》、问题以清单形式‘一对一’地反馈给被评估单位,推动即知即改;来年年初下发《评估结果反馈函》,推动评估结果深度运用和绩效持续改进提升”,走进市绩效办,一沓沓文件堆积成册,记录了绩效评估日常问题交办与年终结果反馈工作的点点滴滴。

厚积薄发,宁静志远。以绩效评估为“测量仪”的张家界,“对标提质”“锦绣潇湘”,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09-2019年,省考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评估张家界市总得分平均达到89.74分,2017年张家界市总得分排二类地区第一位,获得全省优秀等次,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对张家界市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经验进行了报道。

旅游升级改造,服务对标提质,永远在路上。龙尾巴村“璞舍”民宿老板李平,拿到了张家界农商银行武陵源支行第一张乡村振兴卡,按下了“璞舍”发展加速键,“贷”动了乡村产业未来。

“太方便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生育服务证》”,家住永定区后溶街社区王女士来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欣喜地领取了在社区(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办理的《生育服务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一门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年接着一年办,一届接着一届干,绩效评估的实践路上,张家界人始终并肩前行,“你追我赶、创先争优”蔚然成风;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动能满满;党委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指挥棒”一挥,斗志昂扬的张家界,走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朱未 李优民 黄世江 卓照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12/30/880255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