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桑植县东旺坪村:产业发展旺 百姓增收路子广

红网时刻11月26日讯(桑植站记者 刘璐 尚柳 肖磊)小雪已至,桑植县东旺坪村却别有一番热闹景象。村部旁,稻米加工厂机声隆隆,一颗颗饱满的优质稻谷,经过烘干、剥壳、筛选、打包,变成一袋袋精致香米,身价翻倍;农田里稻油轮作,一季稻收割完毕,油菜籽已经播种下去;山上的粽叶基地里,村民们忙着培育、砍渣、施肥,孕育来年的希望。“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里的水田旱地几乎荒废了,长满了杂草。”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曳媛眼里,这样的场景在2017年之前是不曾有的。

东旺坪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551户1791人,2017年,村支“两委”班子上任后,用真情和真心做好村民的贴心人,围绕“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大力发展产业,形成支部带头、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达到了村民全参与、贫困人口全覆盖、利益机制全联结的新局面。2019年,东旺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跃升至41万元。

没有产业,东旺坪村青山如黛。为了发展产业,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2018年村支两委立足村情实际,并多次在外考察多项产业后,结合东旺坪村交通便利、土壤好、水稻种植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最终选择种植优质稻,并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

刚开始发展优质稻产业时,百姓不看好这个产业,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便带头自己动手种植,由于前期资金缺乏,产业无法开展。为破解这一困局,“两委”成员内部便凑出六万块钱用于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开支、种子购买等一系列水稻种植的开销,开始了初期艰难发展。前期工作准备好后,“两委”班子成员却犯了难,他们几乎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很少下田做过农活,对水稻种植中的门道一窍不通,水稻种植遭遇了困境。这时候村里的老党员陈双元和彭长富主动找到陈曳媛,向她表示,可以帮助“两委”班子一起种植、管理水稻,反正现在在家里比较清闲,只要村支两委有决心为村里谋发展想出路,他们可以充当免费劳动力。至此,一行9个人开始在62亩水田里悉心栽培水稻,天干田旱时,轮流把水渠里的水引到水田里。9月收割稻谷后,“两委”班子又开始到处找销路,充分利用朋友圈和上门宣传,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订单。

“当时,不管订单是多少斤,我们都送货上门。”陈曳媛回忆起送货的那两个月,几乎跑遍了整个桑植,有些客户住在高楼层,她们也扛着大米一层一层地爬上去。从栽种秧苗、收割再到销售,期间的辛酸苦楚只有她们才知道......2018年62亩水稻,产量4万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

凭借“两委”班子赚的第一桶金,老百姓改了观,开始纷纷加入水稻种植的队伍,2019年,东旺坪村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成为166亩,并轮种油菜籽。同时,在瑞塔铺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东旺坪村又发展了100亩的粽叶产业,带动了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地就近在产业基地就业,确保村民流转土地有租金、投资入股有分红、基地务工有收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此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东旺坪村新建加工厂、添置大米加工设备,健全了稻米种植加工的一系列的配套设施。2020年种植优质水稻200亩、200亩油菜、100亩粽叶,村集体收入预计60万元。谈及村集体下一步发展时,陈曳媛表示,为了使得村集体产业长远发展,她们会不断提升优质稻的品质,争取在2021年取得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扩宽市场,并制定10年发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

近年来,东旺坪村“两委”班子聚合群众、整合资源、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有路子,基础设施健全有保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开心。“现在这支村支两委班子很有凝聚力,了解我们老百姓的需求。”在加工厂里,彭长富与记者闲聊时表示,这支“两委”班子年轻有冲劲,是实实在在为村里发展谋出路,让老百姓获得了幸福感。现在他来这里一天务工可以赚100块钱,比在家带娃好多了。

“我们为村子做了一个十年的规划,如果我能继续连任的话,我会按照这个规划,把村子用心发展好,优化产业,健全基础设施,为村民们建设一个美丽新乡村。”面对即将到来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陈曳媛说她有信心也会积极争取继续担任东旺坪村党支部书记,按照产业发展计划,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不断提高村集体收入,努力提升百姓幸福度,着力打造“东旺坪村”品牌。

来源:红网桑植站

作者:刘璐 尚柳 肖磊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11/26/865579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