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31”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开创永定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26日讯(通讯员 赵玲)人民调解工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是提升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永定区司法局聚焦职能使命、立足实际,建立“431”矛盾纠纷分级化解长效机制,开创了永定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新机制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431”机制即村、乡、区三级矛盾纠纷逐级调解机制,村级至少调解4次,乡镇、街道办事处至少调解3次,区级至少调解1次。仍未调解成功的纠纷,引导纠纷双方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诉讼、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由该区司法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应调尽调、层层过滤、多元解纷,有效从源头防止矛盾激化,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机制出台以来,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履职尽责、紧密配合,成功化解了永定街道后溶街社区积压15年的小区纠纷、官黎坪街道双峡村涉及58人积压7年的修路纠纷、沙堤街道莲花社区7.1和后坪坪街道7.3群体性事件等一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今年1-9月,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2383起,成功调解2373起,成功率达99%。

加强培训 提升人民调解员素质

“431”机制将永定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融合了村辅警、村组长、老党员、老教师、有威望的群众等力量,进一步壮大了人民调解队伍,优化了队伍结构,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身边的矛盾问题,让人民群众成为维护稳定的最广参与者。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民调解队伍,今年5月底,永定区司法局联合区人民法院围绕人民调解知识、调解案卷制作、诉源治理、诉调对接等内容,在全区范围内分片区开展了8期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政法书记、综治专干、村辅警等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共有518名人民调解员参训,切实增强我区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从源头解决了人民调解员纳新、换新带来的部分调解员对调解工作不熟悉、调解能力不强等问题,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的成功率。

部门联动 集中力量啃“硬骨头”

“431”机制规定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应启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由案件相对应的分管区领导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处,集中力量啃掉“硬骨头”,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把矛盾控制在当地,化解在当地,从而实现矛盾不上交。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各部门、各领域的调解优势,永定区司法局联合永定区人民法院与交警、卫健、妇联、市场监督等部门建立了诉调联动和诉源治理工作机制,该机制引导当事人用最适合的方式解决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降低司法成本。该机制推行以来,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诉讼总量同比较少了30.82%。

永定区“431”矛盾纠纷分级化解长效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从源头防止矛盾激化,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促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司法行政部门指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协调工作格局,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来源: 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赵玲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10/26/85431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