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困难挑战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都要以奋斗者的姿态一往无前。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正在开展的“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征稿活动,就是为了提振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资源文化,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从6月15日起,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红网张家界站开设《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专栏,以促进这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12日讯(桑植县自然资源局 丁志文)
2017年,为落实中共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根据桑植县国土资源局党组的精心安排,分组列出部分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工作。我局有两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分别是走马坪白族乡滚水峪、走马坪两个村。我被分到滚水峪村合并前的楠木村委会,便投入到了结对帮扶工作中,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有五户,分别是赵集平、陈功艮、彭发松、钟善考,后来增加王伍祥。
找准致富之路
刚入户时,我与贫困户之间彼此不是很熟悉,走访交流感觉甚是困难和陌生,没有共同语言,结对工作不是很顺畅,每次都是机械式地完成各项扶贫走访任务。第一印象觉得,有几个帮扶对象条件并不是特别差。通过走访慰问才发现,他们有的是因年老长期慢性病或残疾,无法支付长期负担的医疗费而致贫,有的是夫妇二人双双在家务农,两个孩子分别在高中小学或职业中学读书,因繁重的学杂费、生活费而贫困,有的是房屋破旧不堪,多年来无力重建,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不达标而成为贫困户。
一年过去了,通过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日常安排与调度,我们这些结对帮扶责任人主动与贫困户之间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走访沟通,充分挖掘每个贫困户生产致富的潜能,发现这些贫困户并不是没有致富门路。他们当中,有的家庭有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有的家庭成员拥有一技之长,有的家庭懂得经销营业之道。我通过经常研判相关扶贫政策,制定帮扶措施,发挥每个贫困户所拥有的特长和优势,帮他们寻求小额信贷,帮他们申报危房改造计划,帮他们联系外出务工的好去处。我对那些家庭条件不济的贫困户,协助申报了阳光助学、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
每每在制定和实施帮扶计划过程中,我都会征求他们全家人的意见,在深思熟虑之下取得大家的一致意见,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在村支两委及乡政府大力支持下,为两个贫困户争取了小额信贷各5万元,一个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的款项在闹市集镇开起了商铺,干起了经销行业。有三个贫困户的房屋进行了拆除重建,解决了居住安全达标问题。给三个贫困户家庭中有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做工作,劝他们走出家门,外出到大城市的企业务工,有两户在我建议下去外地企业工作。
融洽干群关系
随着时间推移,我与贫困户渐渐成了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和他们建立了微信群,安排走访前,先在群里编辑简单贴心地温馨提示,贫困户一般都会及时回复,然后我与没回复的贫困户进行电话联系。逢年过节,我都会发一个小小的红包,以表慰问庆祝之意。同时,在微信群里经常询问他们外出务工是否习惯,生活是否方便,嘘寒问暖,特别是在新疆打工的陈功艮,经常问他在生疏的地方是否适应,以及与当地人员是否容易沟通、交流等。在互相交谈过程中,他们毫无隐瞒、也毫无顾忌地告诉我,在远方务工的适时情况及发生的一些趣事,还要我们这些帮扶干部放心,并转告他的家人们放心。当他们遇到难处时,我积极主动地帮他们排忧解难,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安慰他们,我解决不了的政策性问题,及时上报他们需要解决的困难。通过逐项帮扶措施的落实,让我的结对帮扶对象体会到党的政策,能够实实在在地给他们带来实惠。
帮扶暖人心
4月8日,钟善考家房子后面小范围塌方,导致排水沟堵塞,家中老人甚是焦虑,儿子又在其他乡镇务工,儿媳在外地城市打工,两个孙子在张家界市及县城就读职校。万般无奈之下,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了我,我立马报告了村支两委、走马坪白族乡人民政府,乡村干部连夜赶去现场察看。他们无法判断灾情隐患的危害程度,我又邀请405地质队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一直到帮扶对象放心满意为止。我每次走访他家告别时,陈家嫲嫲都挥手示意,眼睛湿润,很是不舍。她说:“如今党的政策就是好哦,我们真是难为你们的情啊!”
5月9日,赵集平、陈功艮两个贫困户满山遍野的玉米被暴雨大风所吹倒,几乎颗粒无收。他们通过微信群直接向我反映了受灾情况,我毫不犹豫地驱车赶到现场进行了拍照,传给了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由于报灾及时,保险公司经过一番调查取证,给予了份额内的赔偿,给他们挽回了一定的损失。
5月29日,钟善考因年岁已高,外出活动时摔伤了,不能动弹。我闻讯后,立即赶到他们家去看望,祝他早日康复。陈家嫲嫲说:“志文,你还专门来看钟伯,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在我家歇一夜。”盛情难却之下,我便住了下来,与他们和他的儿子交流了一宿,从移风易俗到经营销售,从商铺经营到水电工程承揽,无话不谈。
旧貌换新颜
光阴如梭,时光飞逝。7月17日,这天是精准扶贫工作普查前的最后一次走访。阳光普照大地,新鲜空气扑鼻而来。刚好他们都在家里,有的在收拾利用危房改造扶贫款新建装修的房子,有的在家绣着脚垫,有的在新开的经销店营业,有的在照看着孙子,眼见他们在忙碌之余,一派休闲、喜气和幸福的景象,我也无比高兴。记得刚到赵集平家门口时,他正在拆除破旧房屋,妻子陈翠凤正移除瓦片,开心地与我打招呼:“丁同志,你们那么忙,来看望我们来了,前段时间你送的米和油,我家都还没吃完呢。”我也主动打上招呼,我说:“我们到你们家走访慰问,送温暖、送政策,看哈你们啰”。
这次走访,我像往常一样,一户一户地宣讲党的最新政策,了解各家各户的小孩上学情况,生活过得怎么样?核对各项帮扶措施和贫困补助是否到位,进一步对标对表复核各项帮扶指标达标情况,梳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到国家扶贫标准,更重要的是交心和了解帮扶对象对我这个帮扶责任人的工作满意程度。我耐心细致地与他们一条条核对,告知了他们本次走访为精准扶贫普查前的最后一次走访。赵集平夫妇接我们帮扶组一行4人在他们家吃了午餐,我们给餐费时,他们生死都不要,说有他们吃的就有我们吃的,我用微信转账给陈翠凤,她说我太见外了,一直不领取再三要我撤回,我只好在群里发个红包以示感谢。直到我们离开时,他们夫妇还依依不舍地说:“我们现在几乎是亲人了,结对帮扶可能快结束了,你们到我们这里来的机会也就少了。以后你们路过这里时,记得来看看我们”。通过一番走访交流过后,帮扶群众与我谈笑风生,乐不闭口,反复给我们说,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都已经得到了享受,还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好,我们确实没有么得讲的,要讲的话,只有感谢我们的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真的太伟大啦!再就是辛苦你们这些帮扶责任人了,这么多年如一日,看着一户户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无以回报哦。”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丁志文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