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5日讯(通讯员 朱颖聪)在武陵山脉的大山深处有这么一所日益发展的农村高中,它的前身是“湖南私立澧西初级中学”,创建于1939年。坐落在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过的棉花山下、澧水河畔的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古镇,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它就是慈利县第三中学,笔者见证了“它”近六年的发展历程。
传承历史文明 打造书香校园
据悉,该校人文积淀深厚,各类英才辈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慈利县第一位女北大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现有高中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近1700人,教职工141人。经过几代人的薪火传承、艰苦创业,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2003年该校被市教育局认定为示范性高中,2020年高考更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都得力于该校有一支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和一群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教书匠”。
笔者了解到,该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传承教育。如组织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徒步行军到溪口镇樟树村(原名王家坪村);组织高二、高三学生进行“我爱张家界”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验徒步行军的艰苦;二是看看那颗孤独挺立在一片开阔河滩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那片土地的大樟树(又名:红军树);三是实地参观“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重温红色经典,缅怀新中国开国元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将本土文化的红色经典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9年5月,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校80周年暨新操场竣工,该校千余名师生自发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的拍摄,用响彻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歌声和巨大的“三中”造型,来表达对祖国和学校的祝福之情。
沉淀校园文化 搭建育人平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着“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了记录慈利三中八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八十载砥砺奋进的历史,让更多的“三中人”及社会人士了解其文化底蕴,2019年5月,该校行政会研究决定邀请退休教师殷系明、胡先明、朱良杰、蔡九云等4人,进行该校八十年校史修编。到2019年12月,校史修编基本完成,初步定稿,并于2020年1月3日诚邀贺捷生为该校校史修编题词——“庆慈利三中八十周年,祝慈利三中越来越好”。
该校领导班子不仅注重历史文化传承,还着力特色办校、创新思路,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让每一面墙说话”是该校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在内容上,该校将各类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和学校发展历史相结合,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在校道的“文化”长廊上陈列着形式多样的宣传展板:远离毒品、抵制邪教的温馨提醒;“黑恶必扫 除恶必尽”的宣传知识;预防溺水、预防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注意事项;“礼不学 无以远”的德育宣传教育;教育扶贫的政策解读;“乘着时代新风 放飞青春梦想”的团委亮点工作的介绍;还有该校建校历史的介绍等。
除此以外,教室里还张贴、悬挂着名人名言、激励性固定标语,楼梯旁贴着“上下楼梯,请勿拥挤”等温馨提示及各类展示牌,使师生时时都在接受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创新办学思路 致力学校发展
新学期,新班子,新气象,新风貌。2020年秋季开学伊始,该校新组建的班子成员从: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安全工作、队伍建设、后勤保障及宣传工作等六大块着手,创新思路,提倡意识形态和业务形态相结合,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工作上注重细节,做好小事,把学习当做工作中的大事,把工作做细做实,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与时俱进,谋文化建设这个底蕴。
“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梦想就没有激情;没有纪律就没有约束;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但我坚信,学校凭借大好的发展机遇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倾力付出,紧跟党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前进,必将三中文化发扬光大”,该校负责人如实说到。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朱颖聪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