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进景区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
执法人员对问题食品进行清点
执法人员对问题食品进行扣押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7日讯(通讯员 董拥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是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头戏”,也是巩固三年斗争成果的“攻坚战”。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着眼深挖根治和长效常治,守护食品安全,护航民生安全,持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一、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通过AI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区块链防伪新技术,建设“武陵源阳光市监”平台,实现“阳光餐饮”,建立完整的社会公众参与的“阳光共治”、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主体自律”、监管单位的“靶向监管”体系,完善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撑系统和食安指数系统,形成社会共治良好效应,目前入驻平台的学校和门店共64家,上线点位70个,全年将完成100家单位入驻计划。
二、开展“护苗”行动。检查学校食堂38家次,90%学校食堂采购验收登记、食品留样、健康管理等制度执行到位,消毒保洁设施设备齐全,学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向好。
三、推动禁止目录之外的小作坊整改达标。基本消除禁止目录内的一律不予办理小作坊许可,规范小作坊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全区在产的6家生产企业户均监督4次以上,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年度自查。
四、成立“舌尖护卫”志愿服务队。服务学校、医院、车站及周边、旅游景区、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的小餐饮,提高主体自律,检查小餐饮102家,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235位志愿者参与活动,得到广大市民认可,取得明显社会效果。
五、开展“护老”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监督抽检保健食品4批次,合格率100%,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户316户次,下达责令改正书5份,拆除涉嫌虚假宣传广告8块,规范引导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30户,培训食品行业从业人员50人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1次。
六、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对重点品种,突出整治大米、酒类、食盐、食用油、肉蛋奶等影响面广的大宗食品;对重点场所,突出整治小作坊、学校食堂、商超、药店、婴幼乳粉店、集中配送、集体聚餐、校园周边、农贸市场及其周边等风险较高的场所。截至目前,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殊食品及食盐单位2307户次,举办培训班3次,培训企业负责人80人、质量管理员18人,办理食品类案件5件,罚没2.5665万元。
七、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告诫消费者和经营者勿采、勿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发放宣传单100余份。
八、制定食品抽检计划。按时完成抽检任务,抽检自来水出厂水及末梢水、餐具、普通食品、保健品、食用农产品共138批次,其中1批次普通食品检验结果不合格,已核查处置。
下阶段,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把百日行动与“三小”整治相结合,采取集体培训、监督检查、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生产经营户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对主观故意违法、问题严重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实施最严厉的处罚,进一步提升全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董拥军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