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山沟沟里的“路”

【编者的话】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困难挑战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都要以奋斗者的姿态一往无前。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正在开展的“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征稿活动,就是为了提振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资源文化,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从6月15日起,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红网张家界站开设【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专栏,以促进这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1日讯(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刘树协)

微信图片_20200701095859.jpg

在被称为山沟沟的村干扶贫工作已有四年多了。

2016年的一天,时任市规划局主要负责人找我谈话,“市里给局里安排了扶贫任务,规划局的干部大多是搞城市工作的,对农村工作不太熟,考虑你一直在基层一线,与群众交道多,想让你把扶贫任务担起来”。我未做过多的思考,就答应了。

第一次入村,我叫上队员丁祖平、吴发祥和司机小苏,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在挨近沅古坪集镇的长坡上行进中,丁祖平告诉我,这个坡底下就是我们要入驻的烽火村。放眼俯视,烽火村四面环山,就中间一隙平地,是个典型的山沟沟村。

车在驶入通村主干路上,正好一车宽且路面坑坑洼洼,小苏稍不留意,小车侧入到路边的泥田里,用了好半天的力气,就是爬不出来,我们只好徒步去村部。

微信图片_20200701095904.jpg

村部是三、四间破旧的砖瓦房,村里的几名干部正围坐在门前焦急地盼着我们到来。村支部书记李松涛抓住我的手久久未松开,一个劲地说“欢迎规划局,欢迎工作队,我把烽火村的情况汇报一下……”

烽火村在沅古坪镇的西部,离市城区50多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435户,1649人,其中劳动力801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208人,全村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有耕地3195亩,其中水田1590亩,目前村里的现状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差,村级服务阵地破旧且不够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农业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群众的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住下来以后,迅速开展了较全面的走访慰问,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党员座谈会、群众代表座谈会等,讨论的主题就一个:如何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我们还聘请市规划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一同研究制定烽火村的发展规划。一个多月紧张的工作,我们拿出《三年脱贫工作计划》和《十五年乡村振兴规划》,理清了近期主要依靠鼓励劳动力务工就业和发展传统种养产业脱贫,中远期依靠镇郊和城郊优势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休闲农业兴村的发展思路。

农村要兴,基础设施必先行。村部新建是第一个扶贫项目。我们仅用四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一栋仿古设计、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办公楼,且总投资只有98万元,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称赞,后来也被永定区主要领导称为“奇迹工程”。紧接着开展扩宽提质村主干道和通组道路硬化工程。村主干道全长约2公里,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由原3米扩至6.5米宽,由原土石路面改质为水泥硬化路面,还装上了路灯和护栏,当地群众都说:“再不用担心错车和车侧翻了,这是一条‘民心路’‘脱贫路’”。全村7条约15公里的通组公路也全面水泥硬化,让群众出行相当方便,村部的农电网改造提质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电讯通信工程等基础设施全面提质,群众个个都说好。当然,这中间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多少个不眠夜,多少次辛酸泪,为协调资金、协调用地、协调环境、监督质量几乎是拼着命地干。

劳动力能就业,农村有产业,农民脱贫才有希望。工作队为抓好农民脱贫这第一要务,在村里制定并实施了产业就业奖补政策,凡外出务工人员一律奖励车路费,凡发展小规模以上种养产业户一律奖励种苗肥料钱,同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几年下来,通过工作队筹措发放奖励资金达100多万元,鼓励贫困人员外出务工78人,支持小规模种养大户55户,发展蔬菜基地300多亩,优质有机稻800多亩,稻虾共作基地50亩,养殖特色黑山猪年达1100头,养殖本地土鸡年达5000多羽,全村有50多户建档立卡户在其中受益。贫困户覃国松每年养黑山猪在100头以上,如今成了致富带头人。贫困户黄国富每年养土鸡3000多羽、黑山猪20多头,办成了小有规模的养殖场。

农村旺,基层组织是保障。工作队把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作为扶贫工作头等大事,为提高村两委的服务能力,工作队筹资68万元在市城区建材市场购买门面一个,使村集体经济由“零”变成每年有6万元以上的收入。为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水平,加大了对全村党员和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让党组织活动正常化、正规化、经常化。全村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群众乐见的“花灯”队、 “草灯”舞、“广场舞”等业余演出丰富多彩。

2018年底,烽火村顺利地退出了贫困村序列。2017年,我又因工作需要,同时兼任了沅古坪镇三台山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后又改为“两项帮扶”工作组组长。

三台山村是一个离市城区更远更偏的村,因三山夹两溪的地形而成名。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451户,1499人,全村区域面积16.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8亩,其中水田1659亩,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81人。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业产业无规模、无特色。我先后和李矛真、龚宏伟、李彦柯、欧阳长熠、黄道海、王新康等人入驻该村后,与村里的干部和党员一道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台山脱贫攻坚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在两年内通过组织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发展传统小规模种养产业,让贫困户迅速脱贫;第二步是再过三年,建起以黄桃、猕猴桃等水果及水果加工为主打产业的“一村一品”产业村;第三步是再通过五年努力,借助拟建的市城区通往沅古坪的高速公路,以及三台山村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村落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振兴这个山沟沟的村。

几年来,我们始终按照这条脱贫致富三步走的规划之路,步步推进。首先推行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贫困户务工就业和发展种养产业,129户贫困户中有115户的家庭派出了进城务工人员,有40多户发展了小规模种养产业,目前有127户479人脱了贫。再就是提升基础设施,我们在三台山最具风貌特色的莲花台,建成了一栋极具民族特色的村服务大楼,为村两委服务群众和服务旅游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还扩宽了村主干道,硬化了通组公路,解决了人畜饮水等,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永定区一流村庄。在产业发展上,我们引进了张家界市湘润公司、灵洁公司等龙头企业,与群众签定保底回收农产品协议,种植黄桃820亩,猕猴桃150亩,七星辣椒250亩,全村80%以上的农户都能受益。为发展旅游经济,我们协助村两委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村规民约,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入了旅游元素和功能,比如民居环境改造与土家吊脚保护结合起来,村民出行路与旅游游步道结合起来,修路架桥与恢复风雨桥结合起来……现在已有拟开发乡村旅游的投资公司倾慕三台山村。这个昔日贫困的山沟沟村彻底脱了贫。

山沟沟里的路是人民群众走出来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富,越走越好。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刘树协​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07/01/758648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