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武陵源:送教上门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送教记录.png

张家界武陵源:送教上门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30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张文波)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如何发挥教育的力量,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考验着所有的教育人。

让每个孩子不辍学,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主要任务。张家界武陵源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创新举措,分类施策,兜底线、补短板、提质量,使特殊群体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

控辍保学,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失学辍学、掉队落伍,张家界武陵源区在严格执行控辍保学基本制度的同时,严格实行以乡(街道)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学校为抓手、部门为配合的控辍保学机制,逐层压实控辍保学责任,从制度保障上严格防范失学辍学现象。

逐村逐校对全区适龄儿童少年、全区建档立卡户子女和全区6—14周岁残疾儿童入学情况进行摸排,分别建立疑似辍学情况台账,做到全区各类学生入学情况清,底子明。

全面构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互助帮扶机制,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学困生、留守学生、孤残学生、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子女,广泛开展励志教育、养成教育、学习帮扶、物质资助、生活关爱。同时,建立“五帮一”劝返复学责任制,由一名乡(街道)干部、一名村(居)干部、一名扶贫干部、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教师结对一名辍学儿童少年,实行责任包干,将控辍保学责任压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实行月通报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全程督促劝返复学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00%入学,一个都不能少。

在政策的强力保障和推动下,全区未出现一例失学辍学现象,所有学生全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质普惠教育,真正实现了学有优教的伟大梦想。教育成为武陵源人民最大的福利,群众拥有了更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送教上门,实现“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对无条件进入特殊学校和无法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按行政区域分解到当地学校,要求学校安排教师按照每月2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每次服务做到教师、学生、计划、课时、教案“五落实”。

目前,张家界武陵源区12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现 “一个都不能少”,全部享受到了“送教上门”服务,送教行程1万余公里,家长对送教工作满意度达100%。

“送教上门?我女儿这个样子能接受教育?你来有什么用?”第一次见面,家住索溪峪街道双文村三组的毛兰芳的母亲就用三个问号把曹红英老师挡在了门外。毛兰芳已经16岁了,是先天性脑瘫患者。家里为了给孩子治病费尽周折,欠债不少。

面对孩子家长不领情甚至有些反感的情况,曹红英和她的同事柳芳琼没有气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苦口婆心,毛兰芳的母亲父慢慢地接受了她们为止。

之后,曹红英隔三岔五地去毛兰芳家,与孩子一起看书、画画、讲故事、做康复训练,性格孤僻的毛兰芳逐渐开朗了起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喜悦,说明她喜欢画画。”5月13日,曹红英和同事们在送教上门记录表记录下了为毛兰芳上门送教后的感受。在简笔画《七星瓢虫》的课堂上,曹红英握着毛兰芳的手绘画时,能感觉到她自己在慢慢的克服困难用力的握笔去画。虽然绘画姿势有待改进,脑袋偏在一边,眼睛看不到画本,但她自己在努力,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和带领,很安静、很认真地去画。

在张家界武陵源区,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正是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人物和故事,才使武陵源区的教育公平在这片绝美山水上遍地开花,馨香四溢。

来源: 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屈泽清 张文波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06/30/758320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