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热土。回望历史,一位位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张家界留下了英雄的足迹,一桩桩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为张家界烙下了红色印迹。从即日起,我们开设《初心永恒——张家界红色故事汇》专栏,追寻红色记忆,讲述革命先烈生动真实的故事,领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回望历史,我们初心不改,展望未来,我们一往无前!
留守司令贺英
“快,快走,找红军,找大舅去!”
贺英一边拖着被打断的右腿、倚在门边还击国民党团防,一边把装有两个戒指、五块银元、一把小手枪的小包袱塞给七岁的向轩,催促他赶快找大舅贺龙去。
突然,一颗子弹飞过来,打中腹部,贺英倒在屋门边。
这是1933年5月6日晨,贺英率领的赤卫队在驻地洞长湾遭遇鹤峰县团防围攻,47岁的贺英倒在与贺龙率领的红军主力分别后住进的那栋木屋的屋门边。
贺英,原名贺民英,乳名香姑,是贺龙的大姐。
贺英,出身贫苦,兄弟姊妹七个。贺英是大姐,最早帮助操持家务,侍奉父母,教养弟妹,担起生活的重担,养成勤劳、勇敢、正直的性格。
1906年,20岁的贺英与表兄谷吉庭成亲,双双参加反清团体哥老会。贺英协助丈夫进行反对满清的斗争,组建起一支反抗反动恶势力的地方武装,为百姓申冤。1922年,湘西军阀陈渠珍指使部下余连长,设下“鸿门宴”,整死谷吉庭。贺英接过丈夫手中的枪,率领地方群众武装,杀豪绅、打土匪、救穷人,开始更加顽强的斗争。贺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转变成旧世界的造反者。
1925年10月,贺龙从澧州镇守使任上撤离,率部向黔东转移。贺英退居桑植内半县,以“后方留守司令”名义,继续同国民党湘军坚持斗争。1926年夏,贺龙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贺英联络桑植民军队伍,进占县城,赶走伪县长,驱逐驻军,所部纪律严明,县城秩序井然,深受群众拥护。贺英以实际行动,在后方支持贺龙北伐。
1927年春,贺龙北伐到武汉。贺英接到贺龙的来信,和贺满姑前往武汉。她们边走边看,沿途的工农运动,如火如荼,显示出磅礴力量。这时,革命形势正在变化,国民党仇视工农运动的嘴脸逐渐露出。贺英从贺龙那里要了一批枪支,又筹款买了一批枪弹,返回家乡,途径长沙时,遇见在省城求学并从事革命活动的桑植籍学生、共产党员朱孔华。应朱孔华的请求,贺英给了他一笔钱,作为费用。路过常德时,常德农协主席陈昌厚求援,贺英给了他12支短枪。“在汉口时,她就告诉我,你靠那些国民党左派靠不住。”贺龙与廖汉生在1962年11月22日谈话时回忆道,“贺英的思想变化,是从农民运动中受到启发的。以后,她受了我的影响,有革命的英雄主义思想。”武汉之行,贺英带回的不仅仅是武器,更带回了新思想,个人的抗争要同工农革命联系在一起。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等受党中央派遣,回到洪家关组织工农革命军。贺英、贺满姑率先把自己的1000多人的队伍,连人带枪交给贺龙,交给党。这支武装,成为工农革命军的重要来源之一。贺英对贺龙说:“带队伍你比我强,但你现在没队伍;我有队伍,但带队伍不如你。我把人枪都交给你。”在多年的斗争中,贺英认识到,带队伍,搞武装,贺龙比她强,加入共产党的贺龙,比她更强。这体现的,是贺英对贺龙的认识和支持,更是贺英对革命的认识和支持。
1928年冬,贺龙率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支持石门南乡暴动失利后,撤回到桑植和鹤峰交界的堰垭一带的大山里。天下着雪,穿着破烂单衣,缺乏粮食,没有医药,贺龙脚上套着一双烂草鞋。红四军在堰垭陷入困难境地,贺英送来一批弹药、棉花、布匹和银圆,解决补给,鼓舞士气。“队伍,队伍,就是要伍,不伍不行。”贺英说,“部队里有党员,又有团员,应该好好整顿一下,有个中心。能组织一个班就一个班,能组织一个连就一个连。”
1930年春,红四军奉党的命令,从鹤峰东下洪湖,会合红六军,组成红二军团。贺英率领游击队,上了桑植与鹤峰交界的大山四门岩。形势缓和后,贺英带领游击队,下山住进鹤峰县太平镇东边的洞长湾。12月,四川土著武装甘占元部3000人窜入鹤峰边境。贺英派人先去联络甘占元,再派廖汉生送信给贺龙。此时,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刚刚进入鹤峰境内的走马坪。贺英率部到达甘占元部驻地奇峰关,动员接受收编,陪同甘部走到红军预定地点。走马坪收编,红二军团扩大2000多人。
1931年春,红二军团再下洪湖。贺英率领游击队,钻入四门岩的深山老林,流动游击,到过千层壳,爬过梯子岭,住过鸡公嘴。一次,驮病号和东西的两匹马,放进林子里吃草时,竟被老虎咬死了。流动游击的生活是难熬的,正如山歌所唱:“吃的洋芋果(土豆),烤的转转火(篝火),盖的黄丝被(稻草),背的抓子火(土枪)”。
1933年初,贺龙率红军辗转回到湘鄂边境。贺英带着游击队走出深山密林,到毛坝坪与红军团聚了。贺龙决定,以鹤峰为依托,攻取桑植,恢复湘鄂边苏区,贺英率游击队留守鹤峰。
此时,贺英郑重地向贺龙和关向应提出:“我跟共产党干也有这么多年啦,我要加入共产党!”
关向应回答说:“大姐,你有你的关系,你有你的影响,留在外面,活动起来更方便些。”
听了这番话,贺英没有再说什么。
3月,国民党军占领鹤峰城,红军退守太平镇。
几年的游击生活,贺英感觉到:孤零零的流动游击,力量太小,只有紧紧地与党和红军靠在一起,才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贺英赶到红军驻地,向红七师政委、负责湘鄂边游击队工作的陈培荫提出,要加入共产党。这是贺英第二次提出要加入党组织。
陈培荫解释道:“大姐,你够条件,但是,根据你过去的情况,还是暂时留在党外好。”
离开时,贺龙、关向应对贺英讲:“根据过去你们在湘鄂边坚持的情况,大姐的队伍,可以再扩大些。你们还是回洞长湾去,扩大武装,把附近村里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赤卫队。”
这次见面后,红军主力去别处活动。贺英率游击队回到洞长湾,集中附近村里的贫苦农民,成立赤卫队,实行联防,分散务农,集中练兵。
在那生与死、血与火、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中,贺英率领游击队与苏区人民一道苦苦地坚持着,顽强地战斗着,为红军守护着湘鄂边这块得以进退依托的地方。
5月份,插秧时节。赤卫队员,白天插秧,晚上联防。几天下来,非常疲劳,吃不消。贺英决定,插完秧,再集中联防,仅仅留下十来个人分别住在洞长湾的两户人家。
两户人家相距不到百米,一条小沟将两栋木屋隔开。贺英、向轩等住沟西向姓人家,贺戊妹、廖汉生等住沟东面的农会委员许璜生家。就在这天夜里,许璜生叛变。
5月6日拂晓,突然一声枪响,惊醒熟睡中的贺英、廖汉生等人。贺英提枪出门,被一颗子弹把右腿打断了。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与贺英一同牺牲的,还有妹妹贺戊妹。
1962年3月27日,内务部优抚局第36号复函:“经向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了解和贺龙副总理办公室了解:贺香姑原名贺民英,那时曾担任一个游击地区的游击队的司令,不是正规部队,职级可大可小,大体上可以说相当于师级职务。”2009年9月,贺英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贺英,对党无私奉献,对革命坚贞不渝,向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风范永存留。(作者 覃章衡)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覃章衡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