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就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无数父老乡亲前仆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张家界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力量源泉。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主流媒体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 “张家界英烈谱” 专栏,集中报道张家界英烈,缅怀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卢超烈,1915年12月13日出生于大庸县黄家铺乡禾家山。8岁时寄住叔父家中,入崧梁书院读小学,毕业后在亲戚资助下,于1932年去常德补习一年,考上省立三中。受到当时共产党地下组织在该校进行革命活动影响,卢超烈思想进步,爱打抱不平,有强烈正义感,当选为学校自治会主席。
1936年秋,卢超烈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放弃留洋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后又前往常德从事抗日宣传。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超烈在常德和很多进步青年一起宣传抗日。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受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感召,卢超烈通过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介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成后,卢超烈于1938年9月回家乡参与中共湘西工委的筹备,担任宣传部长。他在大庸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后被反动派知晓,不得不离开大庸之后,卢超烈又前往长沙,与当地党的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参加战时学生服务团,上街演讲,表演抗战话剧,编印抗日宣传单。后来又随党的地下工作者李胡子返回常德继续从事抗日宣传。
1939年春,李胡子邀请卢超烈做客吃饭时,突然空袭警报拉响。卢超烈迅速向留守处方向飞奔,刚跑到黄金台小街,头顶传来刺耳的呼啸,9架敌机掠过,一排排炸弹倾泻下来。爆炸声中,卢超烈与李胡子一起被弹片击中倒地,英勇牺牲。警报解除后,卢超烈被安葬于常德。这一年,卢超烈才24岁。
1939年8月,中共湘西工委宣传部长陈楚在大庸县城文庙主持召开追悼卢超烈的大会,“青年读书会”的进步青年和卢超烈的家属亲友参加。追悼会上,陈楚痛陈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抗战进行到底。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