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桑植:扶贫专干赵凤英 村民的贴心人

280626045715323292.jpg

赵凤英为村民量血压

红网时刻张家界12月18日讯(通讯员 陈朝袖 陈晖)“她是我们的贴心人,是真心为我们办事的村干部,选她没选错!”如今,在桑植县八大公山镇笔架山村,只要提到赵凤英,村民无不夸赞。

赵凤英2017年5月高票当选笔架山村委会委员,任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公卫专干、扶贫专干。作为一名“新人”,她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经过自己申请和党总支考察,今年6月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为一位刚上任一年时间的女青年干部,能把全村的扶贫工作做到如此熟悉,的确是付出了努力,是位优秀的扶贫专干,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在12月4日的省审计厅扶贫抽查中,赵凤英准确无误地向检查人员一一汇报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口变更、“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在陪同入户走访时,她仔细向检查组人员介绍每个抽查户的人口信息、收入来源,甚至连在外务工的具体地址都一字不差。她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审计厅检查组的高度赞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时,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想成为一名百姓满意的村干部,自己得下笨功夫,用真感情。为此,她勤用腿,上任3个月就走遍了全村15个村民小组。她勤用手,白天逐户和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家庭的人口信息,晚上回到家,不管多累,也要把白天收集的信息全部整理好才休息。她勤用嘴,为了村民少跑冤枉路,她主动上门,及时把扶贫政策、富民政策和科普知识送到老百姓家中去,有时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如此,她才把全村扶贫工作基础信息做细、做实、做精、做准,做到心中有数。一年来,经她上报的各种信息准确率百分之百,在2018年的扶贫工作中笔架山村位居全镇前列。据悉,笔家山村2018年预脱贫22户81人,综合贫困率降至7.81%以下。

用真心关爱群众

作为村民选出来的村干部,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乡亲,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笔架山村是个偏远的高寒山村,今年11月,冒着寒冷,她又带着血压计走遍了全村15个组,为村民测量血压。那些年纪大的老人,衣服穿得多,为了方便测量,她就会细心帮忙脱下,测量完后立马帮忙穿上以防着凉。她对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对象了如指掌,对全村的育龄妇女和新生儿也心中有数。

为了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动态心声,她建立了建档立卡户微信群,鼓励他们树立脱贫信心和决心,及时向他们宣传脱贫攻坚的政策知识,提醒他们参加生产技能培训。

正因如此,找她帮忙办事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她从不怕麻烦,总是面带笑容,耐心细致。不少村民感叹:赵凤英让村里的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如同亲生儿女、父母在身边的关爱和幸福。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赵凤英是2017年1月返乡的。这之前,靠着吃苦耐劳,她和丈夫在外地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自从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她就舍小家顾大家,说服家人支持工作。

笔架山村是一个地广人稀、深度贫困的合并村,村情、民情较为复杂。对于一个进入村委会时间不长的赵凤英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加准确掌握每个建档立卡户的信息,她起早摸黑,放弃家中农活,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贫困户。春节期间,她户户到、家家走,被村民戏称为“拜年来了”。在扶贫网信息录入期间,白天系统忙,网速慢,晚上她就加班到凌晨三四点。

农忙时节没有太多时间帮家里干活,春节期间为了让贫困户的家人、孩子开心团聚,她又不能一直陪自己的家人、孩子。听到家人的怨言,赵凤英只能是耐心地给家人和孩子做解释工作。她也曾到一边偷偷地流下过泪水,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只能把对公公、婆婆、丈夫和孩子们的亏欠藏在心里。

赵凤英一直对自己说:谁叫我是一名村干部?既然老百姓选了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对得起我的父老乡亲。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陈朝袖 陈晖

编辑:文卓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8/12/18/43181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