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蹇先为

  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就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无数父老乡亲前仆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张家界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力量源泉。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主流媒体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 “张家界英烈谱” 专栏,集中报道60余位张家界英烈,缅怀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蹇先为

  1927年,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与之相呼应的湘鄂西,1930年,红二军团建立士兵委员会组织,这种开创性的制度创新奠定了红色武装的战斗基础。蹇先为,就是当年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

  蹇先为,1911年出生在慈利县一个爱国开明的家庭里,排行老三,是蹇先任、蹇先佛的弟弟。

  1925年,蹇先为高等小学毕业。当时“五卅”惨案发生不久,他和几个同学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1926年,蹇先为考入长沙兑泽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1927年春,被党组织选送到湖南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

  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反动军队分途向省工运讲习所等革命机关进攻。蹇先为回到兑泽中学,担任秘密交通员,走街串巷,传递情报。不久被敌人查获,处境危险,组织上安排他暂时回家乡躲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7年,中共津市特支书记李立新到慈利恢复党组织活动,通过蹇先为和蹇先任与慈利党、团员取得联系。由于白色恐怖严重,无法开展党组织活动,李立新夫妇决定暂时转移,蹇先为从家中拿出100元银元予以资助,同时还常常资助党的日常活动开支。

  1928年,蹇先为辗转到达桑鹤边界。期间,他潜心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积蓄力量。

  1929年初,湘鄂边红四军成立党的机关特别支部,下设4个分支部,蹇先为任分支部书记。2月,红四军再次解放鹤峰县城,建立中共鹤峰县委和县苏维埃政权,蹇先为被抽调担任共青团鹤峰县委第一任书记,先后组建8个共青团区委,发展团员600多名。

  1930年,红二军(红四军改称)营长廖卓然在监利堤头阵亡,团长张一鸣在沙市阵亡,蹇先为冒着枪林弹雨将他们的遗体背下火线,并安葬。同年,红二军团建立士兵委员会,蹇先为任士兵委员会主席。次年,组建湘鄂边红军第一纵队,蹇先为任参谋长。不久,调任湘鄂边特委巡视员。

  1932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川军重兵向湘鄂边进攻,驻鹤峰的红军独立团军事失利,鹤峰县城失守。蹇先为和中共鹤峰县委书记伍伯显带领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30多人,转移到祥台,途中队伍被敌军冲散。蹇先为到曹家沟隐蔽,因叛徒出卖被捕。次日,被反动团防军杀害在赤树坪枇杷树台子,年仅21岁。

  新中国成立后,蹇先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葬于鹤峰满山红烈士公园。

  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已成为过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我们记住这位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蹇先为。

  (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8/09/05/48350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