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健华
红网时刻桑植7月24日讯(实习记者 李海艳)201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陈健华回到了桑植县澧源镇西界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自古以来的定律。当时家境贫困的陈健华没有退缩,用自己手头仅剩的资金买了18只羊,热火朝天地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业。羊群发展势头很好,到2014年的时候,陈健华的羊群已达到了160多只。
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眼看着养殖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羊群爆发了皮肤病。
“160多只羊死了六七十只,尤其是小羊。”陈健华说。
面对这一打击,他并没有放弃。没有兽医,自身经验又不足,他只得和同村村民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交流经验,并给羊群一只一只地试药,到2016年的时候,才杜绝这种现象。除了皮肤病外,还有烂脚蹄和其他疾病。陈建华一边摸索,一边学习,逐渐掌握了防治病害的技术。
当时,他面临的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没有牛羊圈。他只得找石挑石,然后用一块一块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石头拼成房子,较为光滑平整的露在外头,然后糊上泥巴,做为临时羊圈。
好在国家政策好,他打心底感激。2017年,他进行了小额信贷,修建了养殖场。目前,陈健华的养殖场有牛14头,羊70多只。
陈建华也有着自己的担心。西界村以山林为主,最高海拔1163米,地势落差较大,属于高寒山区,年霜冻期为3 个月左右,草料不足,限制了养殖业规模。除了草料外,还存在着资金问题,使得储存干草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从而无法储存干草。
但陈建华不会轻易放弃,他相信在当前的利好政策下,自己的养殖业会越来越好。考虑到羊的疾病比牛多,价格也没那么稳,他计划将以养牛为主:“牛的数量达到20头,而羊的数量控制在100只。”
除了养殖牛羊外,陈建华也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为四季豆、香菜等。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他还会经常去做些零工,来增加收入:“早上下来,晚上再上去,做些小工,比如绿化、种树等。 ”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陈建华坚信,路是脚踏出来的,与其等待天降馅饼,不如卷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的生活一定会到来。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海艳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