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高坪村

  2017年的9月21日,初秋时节,我与平素要好的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石继丽、国家主流媒体《今日头条》主编老刘、永定区农业局原局长陈吉明、永定区谢家垭乡高坪村(古地名叫平窝)书记陈新然等朋友组成“考察团”,前往座落于永定区谢家垭乡高坪村---一个传说充满诗意、美丽而又古朴的土家原生态山寨游玩、考察。我们一行,除了进行“魅力乡村”的考察,还有一个说来有点雷人的目的,听说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建立过大汉政权的大汉皇帝陈友谅有一支后裔就在高坪村,我们想求证真伪!

  小陈开着越野车在曲折的山道上浩浩荡荡蜿蜒前行。这条路线,我经常跑。因为我聪明能干的表姐,就嫁在谢家垭乡的七级峪村。当然,她不会老是呆在山里,她在市里、长沙等地已经买了5套房。我一边回想着往事,一边透过车窗向外望去,我不时看见一棵又一棵站立在山际的树,在初秋的凉风中渐渐脱去华美的叶子,萧瑟的树枝向明净的天空伸展,似在顽强抗争,又似在沉默守望,彰显出几许孤独,我觉得这些树很像我,一个洗尽铅华、孤独坚韧的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化企业家。也很像大汉皇帝陈友谅,他和朱元璋争天下,可谓一代枭雄。可是,成王败寇,他的后裔,只能像这些苍凉的树木一样,在大山深处守望宁静的岁月,自生自灭······

  远处满山遍野的芭茅在微风中开得披靡无敌,涂画出无穷无尽的荒芜,车内一曲《遇上你是我的缘》被央金兰泽演绎得激情澎湃真情动人,这诠释爱情与生命的旋律,引起我与同行者的强烈共鸣。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是缘、友谊感情是缘、万事万物都是缘,我们与高坪村的相会又何尝不是缘份呢?打开车窗,我试图让这哲理的思索在无垠的天空飘散。而山下一线绿水不管不顾地向前延伸。我们在山水之间穿梭,如同在仙境中漫游······

  高坪村终于到了,两岸绝壁高耸的青山环抱之间,有一块旷阔的平地。难怪,高坪村的古地名是“平窝”,真好比是平地里的一个“安乐窝”。同行的高坪村第一书记、永定区农业局原局长陈吉明的家就在这群山环抱之间。而村部,就在离他家不到50米远的公路边上。山寨掩映在绿树古木丛中,碧绿清澈的溪水从陈局长家门前静静流过,田园木屋错落,空旷的原野里,还有一个叫“白马亭”的石头做的亭子高大巍峨,气势雄伟。据陈局长说石头是从河南拖来的,工匠是本村的陈姓老岩匠。陈友谅的后裔据说官府禁止读书,大多从事阉猪、打卦、木匠、岩匠等下等职业,所以,本村有不少这些“下里巴人”。旁边有一眼古泉也叫“白马泉”,泉水清洌,古朴古香。我和同行的《今日头条》老刘主编站在古井边,老刘连发感叹:“我以前大都是在城市里采访,今天来到农村,才发现原来农村这么美,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呀!”热情好客的高坪村第一书记陈局长和村书记陈新然边介绍村情边引我们在野外漫步。据陈局长介绍,谢家垭乡高坪村地处永定区东南边陲山区,东与沅古坪镇交界,南与沅陵县洞溪乡相邻,西与沅陵县火场乡、七甲坪乡接壤,北坻双溪桥乡,距张家界市区58公里。有汉、土家、苗、白等民族,主要是土家族。该村大地肥沃,境内物产丰富,是重要的粮油集散地和仔猪生产基地;亦是著名的烤烟种植大村,烤烟种植是该村的主要财源。高坪村还是谢家垭乡乃至整个永定区风景最美的村落之一,不让大名鼎鼎的王家坪。王家坪村的书记来这里参观后,连声对陈局长说:“真正的苏木错,还是在你们高坪!”我边听陈局长介绍,边左瞧右看。我发现,这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流的,便道都是水泥砌的,约一米宽,非常好走。周围热情而朴实的土家农民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一切都那么熨帖与舒心。我,一个早已看淡功名利禄心如止水的青年才俊,顿时明白回到了家,回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鸡鸣单调犬吠寂寞、炊烟缭绕流水蜿蜒、民风淳朴亲情浓郁,令心灵惓怠的游子魂牵梦萦的家。

  信步高坪村,山奇水秀,一条小溪静静流淌。溪里横卧有一座仿古的石板桥,名叫“来福桥”。四周碧绿高大的树木秀美挺拔,溪畔的青瓦木楼,曲曲折折的卵石护墙,依山面水,古朴壮观。一群羊儿在溪边时隐时现,一座小亭子安卧溪边,粗野简陋,不事雕琢,以供人歇息、纳凉、摆龙门阵。溪边约200米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永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宗祠”巍峨耸立在荒野。溪两岸与地面坡度近90度的群山相对,与溪边的古老建筑及仿古楼宇交相辉映,恰似一幅于天地之间徐徐展开的神奇秀丽的土家风俗画卷,昭示着土家人自然自在的建筑理念。

  蕴藏在这些石木交错间的生存智慧,天然农居,既震撼了我的感官,更引发了我万千思索:此时此刻,我们不能不回顾一下这块热土上曾经演绎的惊天故事。我们一路走来,已经考察了四块古碑。这些古碑上的记载就是铁证,可以充分证明大汉陈友谅的二皇妃张氏婆婆当年在陈友谅鄱阳湖兵败归天后,在陈友谅心腹卫将龚曾京父子率半百精锐护侍下,一路巧装乞丐长途跋涉,越井冈山、经浏阳、穿长沙渡洞庭分溯沅,投武陵大山来到这里定居······我们发现的《十家庙记》碑文清晰记载:“壮哉!五岳崇昆藏龙卧虎纳山川灵秀,三星拱照左桂右楠聚日月精华。戊戌仲夏,吾主战朱败北,失误归天······幸有曾京公率半百轻骑,携陈公后裔,兵分建平,夜过津澧入安福。后东行辰郡之西北陲,意图安居······”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了陈友谅儿子陈必达的墓地及墓碑,上面也有清晰记载,和《十家碑》上的记载高度吻合。此外,在另一块明朝六世祖志殷公墓(高坪村云凸岗西侧)碑刻有“一世祖必达父友谅母张氏”等清晰碑文。对这几块墓碑的碑文,同行的石继丽姐姐如获至宝,不顾下雨,蹲在墓碑前认真抄录。遇到看不清的地方,一旁的陈局长赶紧扯上一把草去擦拭。同行的老刘不仅是全国知名记者,还是古文篆刻专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探起脑袋贴近墓碑仔细辨认,除极个别字迹本身模糊的字外,老刘基本上都能辨认出来。老刘见石继丽抄录得很辛苦,就对一旁的陈新然书记提建议,希望村里找文化馆的专业人士,把碑文拓下来。陈新然恍然大悟,连连对老刘竖大拇指!

  在寻找古墓及墓碑的路途,我发现这里古老的吊脚楼、木板房极多,难怪王家坪的书记都自叹不如,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我想,千百年来,这些古朴建筑的功能在土家山寨绝不仅仅只为肉身挡风遮雨。在那些已然逝去的漫长岁月里,陈友谅后裔为避追杀求生存图发展,终日与大自然奋力拼搏,在崇山峻岭间跋涉,在阴冷湿滑中摔打。当他们在辛勤劳作之余,走进堂屋里喝一碗粗茶,在火房里嘬一杆旱烟,泯一口苞谷烧,在酽酽的茶香中,在白色的烟雾里,在微醺的酒意内,讲起谅公一生创造烽火的历史,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的英雄壮举等先辈们无数的英雄传奇,唱起蕴含着祖祖辈辈无数心事的山歌,跳起世代相传祭祀祖先的摆手舞,生活的严苛感便会消弭得无影无踪,此时的高坪村便成了土家人尽情抒怀,调节心绪的精神家园。

  建筑是后人与前人对话方式中最直接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运用于生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建筑和谐融入自然中。千百年来,这群陈友谅后裔于千难万险中建造的古建筑以她质朴优雅的姿态和谐地融入高坪村秀美的山水里,以她丰富的功能融入土家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代代相传的基因里,漫漫时光悠然逝去,而土家人骨子里的精魂依然隐秘地藏在古建筑的每一个榫头里。漫步于不久前在张家界市2016届文明村镇评比中获第一名的高坪村,感觉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我仿佛听到时空中传来远古时木板的吱呀声、大明追兵的呐喊声、原野上的人群喧闹声······由远及近,又由近渐远,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静谧。于是顿悟:美是历经岁月风雨后的永恒。

  站在陈局长家的溪边,极目远望,我不由想像高坪村四季的美景:夏日里溪里捉鱼撮虾该是怎样一番惬意的情景,而游水嬉戏的孩童将一湾溪水闹得生气盎然,飞溅的水珠反射出阳光的七彩,每一颗都玲珑剔透、在溪面上划过一道又一道彩虹。秋阳里稻谷熟了,稻田里打谷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溪滩上一片片竹簟晒着的金黄谷子,屋梁上一排排悬挂整齐的黄灿灿的包谷,屋檐下一串串红鲜鲜的辣椒,热热闹闹地展现出丰收的喜悦。大汉皇帝陈友谅的后裔们粗糙忙碌的双手,皱纹交错刻满沧桑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人世间凡俗的幸福与满足。冬季里白雪飘飘扬扬地洒在树庄,一幢幢古旧的土家木板屋、吊角楼,如同披上厚厚的棉被,这时节家家户户熏腊肉的烟火终日不息,婷婷袅袅从木屋上空升起,而溪水静静流淌,凝聚成一幅古风盎然的山水画。春天里雨雾蒙蒙,桃花盛开,峡谷青草绿了,花儿艳了,偶尔一声牛哞,几声鸟啼,颤动了溪上氤氲的雾气,大自然天籁般的气息溢满山寨,宛若仙境。此时我甚至想到:我就是高坪村的幸福土著居民,扶犁鞭牛,正在溪畔的沃野里春耕;而妻子必是那就着鹅卵石码头洗衣浆裳的土家女子,早习惯了这一番生动鲜活的美景,依旧用棒槌槌打衣服,让清澈的溪水冲去昨夜关于山里世界的宿梦……

  漫步高坪村,我想,这里应该是牛郎居住的地方,也明白了织女为何厌倦深宫,不顾一切地下了凡,她定是想感觉这生机勃勃的人间春秋、活色生香的俗世恩爱,真真实实地活一场,轰轰烈烈地爱一生!高坪村众多的陈氏土家儿女不仅是陈友谅胡后裔,更应是牛郎与织女的后人,他们用汗水和爱情编织出这人间最美的风景……

  高坪村村长打电话唤我们吃中饭了,我才从遐思中被唤醒。村长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款待石继丽姐姐任团长的“高坪风光兼友谅后裔考察团”,炖土鸡红彤彤的炉火,把一锅盛情煮得热气腾腾四处飘香,黑红透亮的腊野猪肉垂涎欲滴,热浪滚滚的小溪野生鱼入口滑嫩,在村长夫妻的盛情招呼下,我们尽情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杯盏之间热情洋溢,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表不完的意,一切浓稠得化不开……饭后,我们一行顾不上休息,又到村部召开座谈会。陈局长请来几位陈氏德高望重的老人,其中一位是70多岁的老村长、一位是本土知名文化人陈世泽。他们都是陈友谅失散后裔第23代宗亲。陈世泽多年研究“张家界陈友谅失散后裔考证”这个课题。还于2012年11月赴湖北仙桃县参加“汉王陈友谅研讨会”并做了主题发言。他们滔滔不绝,向我们讲叙大汉天子陈友谅及其后裔流落高坪的传奇故事。说到动情处,不禁老泪纵横······

  欢愉的时光总是飞快的,座谈会后,告别高坪村的时刻已然来临,而我的心已被这一溪碧水洗涤得干干净净,被这一番情义烘得温温馨馨,被这里大汉陈友谅后裔们桃花源般的人生境界浸润得激情淋漓,孤独感早已了无踪迹。我要以我独有的方式,用我的笔、情感与青春、热血与生命,保护高坪村土家人世代相传的独特文化,传承土家人安贪乐道、生生不息的精神,撰写又一名土家儿郎的生命传奇!

  回程路上,窗外不时闪过一排排碧绿而又盘根错节的高大古树,以她秀美而挺拔的身姿守护着公路边村寨的宁静。我不时拿出手机按下拍摄键,留下它们的影像。我想我就是其中的一棵,这些照片将时时提醒我:超凡脱俗活出生命中独特而永恒的风景!

  一曲《遇上你是我的缘》流泻在归途,悠扬婉转,温暖亲切……

来源:红网张家界分站

作者:罗建辉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7/09/28/50044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