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今年1至10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112.98万入境游客
2025-11-05 15:39:56 字号:

今年1至10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112.98万入境游客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潘鑫 庹级明 张家界报道

雄奇秀美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正成为世界旅游地图上日益醒目的坐标。2025年1月至10月,这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迎来了112.98万入境游客,其中购票82.01万人,同比增长24.70%,客源覆盖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在整体进山人数与历史最高年份数据基本持平的背景下,入境游的强劲增长,如同一道划破平静湖面的浪涌,成为一抹亮色。

服务破壁:从“语言关”到“支付坎”的全链路打通

“以前看到外国游客想帮忙,但不敢开口,怕说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门票站工作人员张菊芳坦言。这种“手足无措”,曾是景区国际化服务的软肋。如今,站在售票窗口的她,已能流利地用英语完成购票指引。这一转变,始于一场名为 “金鞭溪夜校”的语言风暴。

图片1.jpg

(工作人员给外国游客讲解中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今年7月,景区聘请吉首大学外语教师,对一线员工进行英语、韩语强化训练。课堂就设在游客散去后的金鞭溪畔,员工们从“不敢讲、怕出错”转变为“敢开口、善引导”。“我们学的不只是单词,更是打破文化隔阂的勇气。”一位参与培训的环保车司机说道。

与此同时,一套覆盖全景区的中、英、韩三语标识系统悄然上线。从导览图到交通指引,从安全警示到文化解说,即便是完全不懂中文的游客,也能轻松“解码”三千奇峰。一位法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里的指引清晰得让我惊讶,我甚至通过标识牌了解到了‘夫妻岩’背后的爱情传说。”

语言障碍打通后,支付难题随之而解。在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等核心景点,支付窗口的标识悄然变化: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联之外,更醒目地标注着VISA、万事达等国际信用卡标识。景区全面支持外卡绑定移动支付,让境外游客享受与中国游客无异的支付便利。

“这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扰,”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背包客表示,“我不需要提前兑换大量现金,像本地人一样扫码就能坐索道、买纪念品,这种感觉很棒。”这背后,是张家界作为全国首批优化支付服务重点城市的系统化努力,真正实现了从“走得通”到“玩得爽”的服务升级。

体验革新:山水之间有温度、有故事

除了绝世风光,还有什么能留住游客的心?张家界的答案是:有温度的服务和可感知的文化。

“这里的员工好像会‘变身’!”一位韩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惊奇经历:向他热情介绍土家传说的讲解员,一转身就熟练地处理了路上的小片垃圾,并在几分钟内为一位身体不适的游客提供了初步救助。

图片2.jpg

(工作人员为受伤游客处理伤口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这正是景区创新的 “五员一体”服务模式——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集保洁员、讲解员、宣传员、安全员、救助员于一身。在金鞭溪,保洁员老李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清扫。他随身携带一个小喇叭,用自学的外语单词向路过的外国游客问好,并时刻留意着游客的安全。“我现在是这片风景的‘管家’,”他笑着说,“既要让它干净,也要让客人感到安心。”

图片3.jpg

(工作人员为外国游客解答疑问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服务的温度,更体现在细微之处。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在气温骤降的清晨,于主要入口为排队等候的游客送上了“一杯姜茶暖客心”服务。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姜茶,由工作人员亲手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瞬间驱散了山间的寒意。一位马来西亚游客感动地说:“这杯茶暖手,更暖心。张家界的山水是冷的,但这里的人情味是热的。”

图片4.jpg

(工作人员为游客发放免费姜茶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文化则让自然风光拥有了灵魂。今年节假日期间,张家界变身“非遗大观园”,土家族摆手舞的豪迈、土家竹竿舞的欢快、花灯戏的悠扬,在奇峰云海间轮番上演。在黄石寨广场,来自美国的马克在非遗传承人的邀请下,兴奋地加入了摆手舞的行列。“这太酷了!”他激动地说,“我原本只是来看山的,却意外地成为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图片5.jpg

(外国游客参与非遗展演活动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这些活动并非简单堆砌。景区通过精心设计,让非遗从静态的“展示品”变为游客可参与、可记忆的“旅行故事”,让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智慧出圈:全球传播下的“张家界印象”

一个名为“外国人在张家界跳‘僵尸舞’”的短视频,在今年9月悄然风靡全网。这条看似随性的游客自拍,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收获了累计超千万的播放量,成为景区“无心插柳”的爆款。视频中,几位外国青年在袁家界观景台上模仿经典“僵尸”动作,背景是云雾缭绕的嶙峋石峰,这种文化的碰撞与反差,产生了奇妙的传播效果。

景区还持续借势《阿凡达》系列电影的全球影响力,通过“悬浮山原型地”的精准定位,将影片中的奇幻场景与张家界的实景奇峰紧密关联,吸引全球影迷前来“打卡”验证,进一步炒热了国际知名度。

而这只是张家界智慧营销的冰山一角。景区系统性地策划了 “千人直播三千奇峰”大型直播活动,通过国内外直播达人的镜头,将张家界的实景风貌、极限赛事同步至抖音、TikTok、Instagram等海内外平台,形成了强大的新媒体传播矩阵。

更具冲击力的内容来自极限赛场。百龙天梯旁的极限荡绳、黄石寨之巅的高空扁带赛,这些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国际赛事,不仅吸引了全球顶尖运动员,更制造了持续性的全球传播热点。当运动员在高达数百米的峰林间行走、跳跃时,张家界的形象便与“勇敢”“挑战”“非凡”等词汇紧密相连,深深地烙印在全球观众的心中。

图片6.jpg

(外国游客在峰林之间荡绳 图片由受访景区提供)

图片7.jpg

(选手正在进行扁带赛 易鹏飞/摄)

面对亮眼的成绩单,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认为,《2025年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奖励实施方案》与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入境游复苏提供了关键助力。“但政策红利要转化为持久动力,核心还在于修炼‘内功’。”

下一步,景区将推动客源结构从“广覆盖”向“深耕耘”转变,针对欧美远程市场推出高端徒步、地质研学等深度产品;推动“五员一体”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并通过国际赛事和节会、非遗大舞台等活动,让张家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会客厅,让张家界这片鬼斧神工之地成为全球游客‘一生必来、来了再来’的世界级目的地。”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潘鑫 庹级明

编辑:廖秋萍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