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1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谷利利)近日,桑植县河口乡两岔村丰桶湾组村民因公益林补贴分配问题产生纠纷。乡纪委在日常监督中敏锐捕捉到这一可能影响基层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后,立即启动监督程序,认为这项看似不大的“小补贴”,事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必须主动介入、精准监督。
纠纷就是“哨声”。乡纪委主动出击,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第一时间深入该村开展调查。通过走访农户、查阅原始资料、与村干部座谈,迅速找准问题核心,摸清了纠纷根源在于历史界限模糊和信息不透明,为精准施策打下了基础。
找到症结后,乡纪委立即履行监督职责,分别向乡平安建设办公室和林业部门发出工作提醒,督促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要求限期解决。同时,乡纪委牵头联合乡平安办、林业站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共同下沉到村组现场办公。
在村部会议室,工作组召集争议双方当事人、村民代表、老党员等现场调解。乡纪检干部全程驻守监督,确保协调程序公平公正。林业站工作人员将政策文件、区划图纸、测量数据逐一公示,面对面向村民答疑解惑;平安办工作人员则耐心进行情绪疏导和法理劝导;村委会代表就历史情况作了补充说明。整个协调过程公开透明,每一笔补贴来龙去脉清晰可查,每一处界限争议都经过反复核对确认。在乡纪委强有力的现场监督推动下,各方最终摒弃成见,就公益林补贴的重新核定与公平分配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签署调解协议书,一场可能激化的基层矛盾得到圆满化解。
纠纷的成功调解并非监督的终点。乡纪委以此为契机,向乡党委政府提出具体工作建议,推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专项排查,重点排查公益林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资金,进一步督促规范发放流程,加强信息公开,从源头上预防类似纠纷的发生。
“小补贴”背后是“大民生”。下一步,乡纪委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回应群众关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谷利利
编辑:廖秋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