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澧源时评|九十载薪火相传,我的长征正当其时
2025-11-17 11:10:12 字号:

澧源时评|九十载薪火相传,我的长征正当其时

微信图片_20251117003242_349_329.jpg

文/刘洁

武陵山脉深处,秋色浸染层林,犹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淡墨长卷。群山之间,点点红旗与巍峨的纪念碑,为这片静谧山水注入了不灭的灵魂。站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九十年时光仿佛在此重叠——1935年深秋,马蹄声碎,脚步声响,一万七千余名红军将士从这里踏上漫漫征途;2025年的今天,这片红色沃土正以长征精神为墨,挥毫泼墨,描绘新时代发展的壮美画卷,开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历史回响: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桑植的长征记忆,始于一次关乎中国革命命运的战略抉择。1935年11月19日,为掩护主力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贺龙、萧克的率领下,从桑植誓师出发。百姓们在门前挂起灯盏,用深情的民歌送别子弟兵。这支队伍从桑植起步,历时一年,跨越两万余里,最终在宁夏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这次永载史册的战略转移。

红色土壤:桑植的精神底色

桑植,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她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也是红二方面军的出发地。战争年代,仅有十万人口的桑植,就有两万人追随贺龙投身革命,四千多人踏上长征路。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桑植儿女用生命书写的忠诚。1935年冬,横塘湾的“红军医院”里,乡亲们变卖田产照顾三十多名重伤员,这段故事至今仍在传颂,诉说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这些红色记忆,铸就了桑植最深沉的精神底色。

桑植新长征: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色资源的保护与活化成果显著——建立动态数据库,统计入库革命纪念设施两千余处,遗址遗迹近百处;通过产权置换等创新机制,保护重要旧址;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刘家坪长征小镇、洪家关红色小镇等核心项目串珠成链,红色遗址群完成智慧化升级,加快融入大湘西旅游圈。

“红绿交融”绘就发展新画卷——红色文旅与生态康养有机结合,形成“一核、一圈、三线”的全域旅游布局。红色研学、红色培训方兴未艾,建成研学基地23处,年培训学员超过五万人次。2024年,红色旅游直接带动就业两千余人,间接拉动消费增长1.2亿元。全县接待游客超过365万人次,其中红色景区接待122.4万人次,增长9.15%。同时,桑植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三叶两材”,桑植白茶稳定种植面积7.95万亩,实现产值7.32亿元;粽叶产量达14亿片,烟叶总收入1.85亿元;2025年初,首款标注“张家界八大公山”的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上市,包装上印刻的澧水源头风光,将“桑植好水”推向全国。

区域协同开启新篇章——2025年桑龙高速全线通车,将桑植至龙山的车程压缩至一小时,初步形成“宣恩-来凤-龙山-桑植-张家界”跨省文旅通道。借此契机,“赓续长征薪火·聚力武陵协同”红色文旅联动活动启动,桑植与鄂、渝、川、黔等十七个市州建立合作,共同推进湘鄂渝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民生改善迈出新步伐——作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全县建立188个网格化基层医疗服务点,基层就诊率达到68.1%,患者费用下降10%以上,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的长征:精神传承的时代担当

在桑植,每个人都是长征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小小红色宣讲员”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让革命故事代代相传;志愿者们满怀热情地讲解,让红色历史焕发新生机;“帅乡儿女心向党·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常态化举办“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屋场会”模式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一千八百余条,实施重大民生项目62个,让长征精神在基层治理中开花结果。这启示我们,每个人的“长征”,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它是文旅工作者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的创新探索,是茶农精心培育每一片茶叶的匠心坚守,是基层干部奔走于乡间小路的为民情怀,是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时的自信与自豪。

薪火相传:接续长征新旅程

初冬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静静矗立,朝阳为“不忘初心再长征”的标语镀上金边。九十年过去了,长征精神已在这片土地深深扎根,绽放出新时代的绚丽花朵。桑植的新长征,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旅,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更是每个人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的生动实践。从革命热土到发展高地,桑植的蜕变告诉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从桑植再出发,以红军的坚定为灯塔,以时代的使命为号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壮丽诗篇。因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就是对九十年前那场伟大远征最崇高的致敬。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刘洁

编辑:廖秋萍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