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5月23日讯(记者 张婷)“手机刚丢半小时,工作人员就带着司机把环保车翻了个遍!”近日,重庆游客杨女士在武陵源百龙天梯停车场亲身感受了“旅游快警”的速度。
当天上午,杨女士不慎将手机遗落在环保车上,景区群防群治平台迅速行动,通过全域通对讲机联动38个执勤点,组织全体司机开展地毯式搜索。仅用40分钟便在车厢缝隙中找回失物。这一高效服务,正是武陵源区公安分局创新“旅游快警”机制取得的显著成果。
面对旅游旺季单日数万游客的安防压力,武陵源区公安分局打破传统警务模式,构建起“1个指挥中枢+4个派出所+38个群防群治平台”的三级响应体系。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358个高清摄像头织就“天网”,近百名经专业培训的执勤人员驻守售票处、索道站等关键点位,手持全域通对讲机实现“一呼百应”。数据显示,该机制运行以来,景区平均出警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98%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高效服务的背后,是科技与机制的深度融合。近日,在袁家界景区迷魂台观景台,两名游客发生争执,距离最近的群防群治平台工作人员仅用3分钟就抵达现场,并通过实时视频连线指挥中心,同步完成取证、调解工作。这种“前端快速处置+后端专业支撑”的模式,已成功化解20余起游客纠纷。景区商户王老板对此赞不绝口:“现在遇到问题,工作人员转眼就到,再也不用担心小事演变成大麻烦了。”
“‘旅游快警’机制的核心是‘服务跑在风险前’。”武陵源区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道,该机制注重强化非警务人员服务能力,定期开展急救、沟通技巧等培训。在十里画廊景区,工作人员配备的应急药箱已救助中暑游客12人次;天子山执勤点设置的多语种服务手册,帮助30余名外籍游客解决难题。2024年第三方测评显示,游客对景区安全满意度达99.2%,较机制实施前提升11个百分点。
如今,在武陵源三千奇峰之间,这支创新队伍正以“秒级响应”的速度、“全域覆盖”的精度、“如沐春风”的温度,重新定义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安全新标准,让“仙境张家界”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婷
编辑:毛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