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吴祎琪 报道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部分民事起诉状、答辩状最新示范文本。为强化诉讼文书的标准化建设,给群众诉讼提供明确的指引与便利,2月11日,由慈利县人民法院干警创作的渔鼓词,借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龙明绘声绘色的表演,用朗朗上口的文字、高昂雄浑的唱腔,推广宣传最高院起诉状、答辩状的最新示范文本。
慈利法院积极发挥渔鼓语言诙谐、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特点,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两状”应用推广相结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下一步,该院将采取图文展示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宣传讲解,努力解决示范文本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难题,确保广大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示范文本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渔鼓源于汉朝,盛于唐朝,又名“道情”,在慈利素有“渔鼓筒”“打渔鼓”之称,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民间曲艺形式,一般由一人单独演唱,伴奏乐器有“一鼓一钹一筷三板”。2014年,“湖南渔鼓”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吴祎琪
编辑:胡小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