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举办大鲵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图为洞外溪流龙泉放流现场
洞内水晶河放流现场
洞内浴龙池增殖放流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8月20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李远明)放鲵回归自然,共建生态家园。8月20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龙洞景区观察站(以下简称黄龙洞大鲵观察站)再次举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十多名青少年志愿者将一百多尾人工繁育的大鲵幼苗缓缓地放入溪流之中,这些承载着生态修复使命的精灵从此开启了回归大自然的新征程。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一种与恐龙同时代诞生的古老生物,对环境和水质的要求很高,因此拥有“水中活化石”“生态指示剂”的称号。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张家界的吉祥物,同时也是黄龙洞景区斥资千万元打造的溶洞沉浸式裸眼3D实景大戏——《大鲵化龙》的“主人翁”。
黄龙洞内地下河中的大鲵
志愿者获颁“环保卫士”证书
黄龙洞的整个水系由洞内地下河及洞外溪流两部分组成,而洞外溪流的水源也全部来自于洞内。由于水体经过了层层过滤,水质纯净,水温清凉恒定,饵料生物也很丰富,非常适合大鲵繁衍生息,因此这里一直是野生大鲵的传统栖息地。通过多次人工增殖放流,黄龙洞整个水系中的大鲵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提高。目前,黄龙洞内的地下河及洞外的溪流中,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大鲵种群,经常有幸运的游客在旅途中与大鲵不期而遇。
据了解,黄龙洞大鲵观察站目前共设置有洞外龙泉和洞内响水河码头两个观察点,均常年免费对中外游人开放。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远明
编辑:张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