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民族之花绽桑植|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一拖三”工作体系绘就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3-09-07 08:42:14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杨洋 张家界整理报道

张家界市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乡村振兴,致力共同富裕,形成了“一拖三”工作体系,以乡村振兴擂台赛,推动产业发展更强、人居环境更优、组织建设有效提升,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搭好台子,以乡村振兴擂台赛总揽民族乡乡村振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文章,以推进民族乡乡村振兴为总目标,通过“比武打擂”,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全乡兴起真抓实干、争分夺秒、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今年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组织建设三个主题,每季度举行一次擂台赛,把党建强不强、产业兴不兴、环境美不美、治理优不优、村风正不正等摆上擂台,由六个村支部书记逐个上台陈述,用数据说了算,让人民群众说了算,成立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审团,进行现场评分。

抓实里子,以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共同体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各族同胞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促进各族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持续稳定增收,以企业带动,村集体发动,合作社(生产小组)联动,农户主动的模式,建设火种社区,发展火种农户,建立健全“订单生产、四方联动、收益共享、风险可控、巩固振兴”的产业组织体系,对接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同时聚焦本地有特色、有基础、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启动了特色种植(烟叶)、特色小吃(刘家坪饺子)、特色熏制(好角色腊肉熏制)、特色养殖(鹌鹑养殖)等产业链建设,打造了“企业+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生产小组)+农户”的产业发展紧密型利益联结共同体,促进了产业抱团发展、稳妥推进、兴业富民。如刘家坪白族乡新阳村,依托红军灶餐饮、光伏发电、金园农业、鹌鹑养殖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起步,目前已达到40万元以上。

抓好面子,以“五长”改善各民族生活环境。吸纳各族群众志愿服务力量,开展以路长、田长、河长、林长和组长“五长”为抓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长治路、田长治田、河长治河、林长治林、组长治组,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乡共吸纳林长22人、路长48、河长6人、田长26人、组长114人,开好屋场会,发动各族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正在努力实现农户房前屋后清、公共场所清、组内乱建乱搭清、面源污染清各项工作。同时,抓好民族融合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结合,开展美丽屋场建设,已经建成的五个美丽屋场,都搭建了民族文化交融载体、注入民族团结深厚内涵。

抓细底子,以“三清一扫”凝聚各民族发展合力。在全乡各村级服务平台开展以清场地、清门牌、清事项、大扫除为主题的“三清一扫”活动,开启洁净村部美颜模式,提升服务软实力,建强民族团结基层组织。聚焦规范清场地,规范功能布局、窗口服务和活动场所,推进阵地“焕新颜”。打造好党建主题广场,以主题广场为桥梁凝聚党心民心,以党建文化引领民族团结。聚焦精简清门牌,精简上墙制度,统一门牌标识治好村部“大花脸”,打通村部“门面关”。规范公开公示,制定公开及宣传目录,将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公示公告等事项进入相应专栏,筑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聚焦便捷清事项,厘清为各族群众服务事项内容,制做“两张清单”,细化“三个代办”,促进干部为民意识提升,确保“最多跑一次”。聚焦长效大扫除,坚持干部带领扫,党员带头扫,带动群众扫,打通村部“保养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都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实现了优环境、提形象、聚民心的良好成效。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杨洋

编辑:张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