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秋萍 张家界报道
当前,湖南省“十五五”规划“走千企万户·听百姓声音”活动正火热推进。8月15日,张家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带队深入园区企业一线,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点对点问需,一场场“车间里的座谈会”在机器轰鸣与思想碰撞中展开。企业负责人敞开心扉,谈困难、提建议、话期盼,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贡献来自基层的“一线智慧”。
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点对点问需。
在张家界千总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豆香扑鼻。这家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已形成熏制豆干、卤味豆品、山泉豆奶、生鲜豆腐四大产品体系,将“一方小豆腐”做成了大产业。
“企业发展中有哪些瓶颈?对‘十五五’规划有什么建议?”调研组开门见山。
公司营销总监田彩坦言:“作为扎根大湘西的民营企业,我们在土地供给、物流成本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希望‘十五五’期间能出台更具针对性的降本增效政策,系统性降低运营成本,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走进张家界继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柑橘提取物在精密设备中完成高效转化。作为专注于植物提取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落地果”(枳实)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医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致力于打造零排放、全循环的绿色制造标杆。
“我们期待在科技创新投入、研发平台建设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公司办公室主任郭君明建议,“特别是在产学研协同、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希望‘十五五’规划能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助力生物医药和植物提取产业做大做强。”
研学团队观看织女织锦。
在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梭声轻响,五彩丝线在织女手中穿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缓缓成型。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交相辉映,古老非遗正焕发新生机。
“我们正以品牌建设为引擎,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做好‘土家织锦+’的文章。”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世举介绍,公司正推动土家织锦与时尚、家居、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企业已在探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初步建成土家织锦文化资源数据库,数字化体验平台“土家织锦数字艺术馆”的基础设施已完工,正在进行空间设计;未来还将继续对土家织锦文化、图纹等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为文化教育、文旅产业等行业领域提供数据交易服务,推动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化创新。
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点对点问需。
“希望‘十五五’期间加大对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数字融合的支持力度,”丁世举建议,“让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发改委坚持“开门编规划”,已组织召开部门、区县、专家、老干部等各类座谈会10余场,协调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开展专题调研与研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同步开展的“我为张家界‘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已收集近500条“金点子”,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企业是发展的主体,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把企业所盼、群众所想、发展所需,真正融入‘十五五’规划蓝图,凝聚起推动张家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廖秋萍
编辑:张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