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谷和挺 桑植报道
2025年6月18日至21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来袭,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大公山镇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难之中,道路损毁、房屋浸泡、农作物绝收,受灾严重。
灾情发生后,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不断增多,为确保物资及时送达群众手中,八大公山镇纪委紧盯发放全流程,以严密监督与贴心服务,确保每一份物资都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灾后重建筑牢“廉洁屏障”。
“大爷,您领到的棉被和饮用水数量对不对?村里有没有提前公示物资分配名单呀?”在细砂坪村安置点,镇纪委干部正入户走访核实。
针对灾后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镇纪委制定“双线监督”机制。线上查台账,仔细核对物资接收、登记、发放记录,确保“账物相符”;线下访群众,随机抽查受灾家庭,询问物资领取是否及时、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等情况。同时,督促各村在公示栏及时公开物资种类、分配标准和发放名单,畅通监督电话,让群众随时能查、随时能监督。
“家里的粮食都被水淹了,镇里送来的米面油真是解了燃眉之急!”看着刚领到的生活物资,朝南坪村受灾村民刘阿姨连连道谢。
为避免物资“卡壳”在最后一公里,镇纪委及时对物资发放的情况进行跟踪,重点关注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协助村干部开展“上门送物资”服务。此前,发现洗泡河村因统计疏漏导致两户独居老人未及时领到物资,纪检干部当即督促补发,当天就将物资送到了老人家中。
截至目前,镇纪委监督发放物资4批次,覆盖受灾群众2000余人。推动整改发放不及时、登记不规范等问题2个。
“灾后重建,既要让群众感受到温暖,更要让他们看到公正。”镇纪委书记表示,将继续紧盯生活物资分配的每一个环节,以铁的纪律确保物资发放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抵达,为群众重建家园筑牢“廉洁后盾”。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谷和挺
编辑:张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