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缅怀天山先烈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来张家界学院讲学
2024-10-29 09:26:51 字号:

缅怀天山先烈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来张家界学院讲学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少午 周旭东 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0月27日晚,张家界学院特邀“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最美退役军人”陈俊贵来学校宣讲,38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陈俊贵天山守墓、为战友寻亲的故事,张家界学院副校长袁启君主持讲座。

简繁.jpg

讲座现场。(简繁 摄)

壮志凌云,碧血天山。讲座开始前,现场通过短片向在座师生介绍了陈俊贵夫妇在天山守墓的感人故事:20世纪80年代,陈俊贵从辽宁远赴新疆天山修建独库公路。某次在执行任务时突遭暴雪,班长和战友在濒死之际将最后一个“救命”馒头给了陈俊贵。经历四年多的治疗后,陈俊贵重返天山,为168名战友守墓40年。看完短片后,师生们眼眶泛红,充满敬意地望着陈俊贵缓缓走上讲台。

微信图片_20241028213008.jpg

认真观看。(图 卜爱华)

“我是天山守墓人陈俊贵,请让我以退役军人的身份向大家敬礼!”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陈俊贵开始逐一讲述天山修路和守墓的故事。“我们修路时条件不好,饿了就吃口馍,渴了就吃口雪,衣服常常被雪水和汗水浸透。”回想起修路时的情景,陈俊贵心中的感触荡漾开来。他希望以他们修路时的艰苦经历,勉励在座的师生学习老一辈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精神。

“陈老师,能具体讲讲遭遇雪难时的情况吗?”一位同学轻声说道。“有一次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那9公里的路,我们整整爬了两天两夜,手脚都已破皮流血,在濒死之际,我的班长和战友用生命救了我。”陈俊贵声音微微颤抖,字里行间充满情感。他说:“我的班长说他是党员,陈卫星是老兵,只有我是新兵,年龄最小,所以把馒头给了我,他们却永远留在了天山。后来我入了党,得知有一百六十余名战友为修独库公路牺牲,我和妻子便决定去天山为班长他们守墓,这一守就是40年。”

“您在天山守墓40年是为了什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您?”另一位同学含泪问道。“是为了感恩,是为了对得起我的良心。我的班长救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如果他们还活着,也会有人叫他们叫爸爸,叫爷爷,所以我会一直守下去。”问答过程中,陈俊贵反复勉励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们是祖国的栋梁,要努力学习知识,回报父母,回报党,回报社会。”他希望在座同学能够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国家的培育之恩。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陈俊贵认为守墓并不足以报答战友的救命恩情,所以他向大家透露自己多年来一直都在为战友寻亲,希望能够代战友孝敬他们的父母。他满怀深情地说:“老人还在人世,我们就作为他们的儿子儿媳,为他们做顿饭;老人不在人世了,我们就替战友给他们烧点纸。”他表示,至今已寻访烈士家属近百人。

袁启君以《感动中国》陈俊贵的颁奖词作为总结:“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她还表示,陈老师身上有着浓厚的战友情、夫妻情、家国情,有着坚定的信念,希望张院学子可以多向陈老师学习,续写自己生命的辉煌。

“听完陈老师的事迹,我非常敬佩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国家建设工作的付出和那种在关键时刻愿意为彼此奉献生命的精神,也非常敬佩陈老师为战友守墓几十年的坚持和奉献。”讲座后接受采访的同学说。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少午 周旭东

编辑:舒信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