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阳和土家族乡:回眸渔浦生态文明新“蝶变”
2024-08-30 22:01:11 字号:

阳和土家族乡:回眸渔浦生态文明新“蝶变”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叶翌 报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且一以贯之的重要事项,它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95f099d270a6c9493bd324aa33eace3.jpg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场“持久战”中,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奋勇当先,创新工作理念与做法,找好切入点,统筹全乡力量,以踏实的行动,守护美丽家园,让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其中,一场新的生态文明“蝶变”在阳和土家族乡渔浦村悄然发生。

渔浦村,坐落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南部,全村面积4.33平方公里,辖27个村民小组共473户,总人口1949人。该村原先长期以水上运输、渔业为主要经济支撑,

渔浦村近年来的生态文明“蝶变”实实在在能被人发现。

3bd887583f3107ff8671e1b4727840c.jpg

走进渔浦乡间,凉爽秋风拂过,耳旁传来潺潺水声,近看渡口风景秀美,鱼儿在水中肆意嬉戏;乡道两旁,木质的手工竹栏格外瞩目,做工质朴,却将每一块田地规整得井然有序;田垄间的作物今年长势又很喜人,放眼望去的“金黄”与“绿”同自然相契,为渔浦平添了更多生机……

eddd73dc0626f67167a8fbba29f447f.jpg

渔浦村辅警小王,作为本村最年轻的村支委成员,生于斯长于斯,渔浦的生态文明变化他是看在深刻眼中的。他在巡查的过程中谈起“两年前的渔浦,和现在比那是两个样。过去,廖家湾屋场渡口水域乱捕乱捞的人太多,鱼都没个影,并且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沿岸都长满了水草,早就不是我童年记忆里的那条河了。”“但是后续开展了一系列水域治理工作,这条河渐渐恢复了原貌,又让我有了熟悉的感觉”

e4e3304ef4a426874810a351a361df9.jpg

廖大姐是村里种粮最勤快的人,家里几亩地现在都种植着金灿灿的水稻。聊起渔浦的变化时,她说:“我们那时是啥卖得贵种啥,还是吃了好多亏。当时作物得病要打药,不耐寒不耐旱要搭棚灌溉,我精心打理了,产量却提不起来。我现在觉得这都是我走过的弯路,土壤的肥力下降不说,农药残留物地里都是,塑料垃圾就随便丢弃,庄稼地的土坑土坎高低不一,很不美观。现在田里真是大变样!”她很开心地向我们展示她那几亩由竹护栏围着的水稻田,规规整整,井然有序。

然而渔浦的“蝶变”非一日之功,阳和土家族乡同乡民群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立生态本位,开好治理良方。“无规矩,不成方圆”渔浦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一是乡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政府工作总则中的突出位置,对各村开展各项事宜倾力帮扶,打好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二是村级层面,渔浦早早就将生态文明纳入村规民约,阶段性开展一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并创建激励机制,如农户人居环境优化评比活动、公共区域管理制度等,切实提高了群众参与生态治理创建的积极性,也为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打好“根基”。

c97d1f620c266ba94f354b2c42bf15e.jpg

宣文明精神,筑牢和美乡村。观念不改,任何道路都难走通。渔浦村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的各种路径,写好生态文明“宣传”这篇文章。村内各组均已设立文化宣传栏及公示栏,定期张贴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公告,并长期召开屋场会宣读政策精神;截至目前,渔浦村已建成两处美丽屋场(廖家坪屋场、书院屋场),对屋场农户进行一家一户“戴帽”改造,致力于打造“一户一景”的村落景观,农户的菜园、果园已然变为精致的“小花园”,人居环境变美了,农户也更愿意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9b6f3fac7259c4d037f5413842af09c.jpg

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张家界(慈利)站,渔浦生态文明观念创建工作也有了新思路。近几年寒暑假,清华大学及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会来到工作站进行研学活动,渔浦村支部主动联系高校学子对本村青少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以生态保护为主题,设立工艺品制作、绘画、写作等多个环节,选取环保材料如枯枝叶、废弃竹节,在高校学子带领下,村内青少年们制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生态“作品”。此类活动意在夯实渔浦村青少年环保意识,增强其生态观念,带动他们养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让下一代也能清晰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8faaef6499f39e52ea61fce0667c63c.jpg

寻生态产业,行可持续化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力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渔浦村经过不断摸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打造了多个特色乡村生态产业。一是占地100多亩的高品质水稻产业,从选种、育苗、栽培各方面精心考量,施以有机化肥,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整条种植链上集中管理,贯彻了绿色理念,产品精细加工后销往各地,消费者反响好,产量供不应求;二是引进黄桃种植,得益于渔浦优质土壤,产出的果实鲜甜可口,现已推广至200多亩果林,且坡地种植果树能涵养水源、稳固山体,可谓一举多得;三是建立草莓种植基地,临近红岩岭景区,形成互促发展机制,通过节假日文旅与休闲采摘项目带动农业、精品水果销售。

4f7f5df21daccb4119d23dbaf51af95.jpg

渔浦村的特色产业既兼顾了生态保护也实现了增收民富。这些产业开在家门口,摒弃了之前粗放式种植模式,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人居矛盾,为村民拓宽了闲时就业增收渠道,像村中的廖姐和彭姐,去年在村支部引荐下到黄桃果园、草莓基地务工,年人均收入提高了一万元以上。

彭姐次次来村支委办事,脸上都带着笑容,她说“感谢支村两委,能让我有这样一个就业机会。农忙时,我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农闲时,我就去各水果基地做采摘,时间合理分配,收入也增长了。这样一来我就更有底气开始来年的农业生产了。”

治生态痼疾,强化多方监管。生态文明建设不治污、不管控,后续工作难以开展。渔浦村生态环境保护遵循“治理+维护”原则,严格管控村内环境。治理过程中,渔浦村支委先后组织“渔浦村河湖专项清理”行动、“雷锋精神我传递”垃圾收集行动等,每月检查村内各角落是否存在污染现象;同时聘请公益性岗位保洁员8名,对村集体设立的分类垃圾桶每日清理和道路打扫;对于农田中存在的农药包装、废弃秸秆、塑料垃圾定期统一收集处理。维护层面,由支村委干部带头,每月坚持卫生巡查,并将巡查结果记录,村集体内部评比卫生情况。

ddacd9342559b54266735639c4ca4e5.jpg

现如今,不管是渔浦村内道路、水域、农田都焕然一新,垃圾已无踪迹,水域环境质量优良,空气清新,宜居宜业,俨然已是一幅祥和宁静的田园画卷。

渔浦的生态文明“蝶变”只是阳和土家族乡下10个村中的一个缩影,优秀的生态文明治理经验将在阳和土家族乡境内传播推广,以供借鉴学习。后续,阳和土家族乡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将持续推进,砥砺创新,以更高的治理要求、更新的生态理念、更好的环境目标,将阳和土家族乡建设成生态文明乡镇示范标杆。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叶翌

编辑:胡小红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