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丨第六期:陈家院村
2023-12-07 22:05:16 字号:

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丨第六期:陈家院村

编者按:每一个特色少数民族村寨,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都是传承与保护的见证。在张家界,生活着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44个少数民族1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28%,建有12个民族乡。近年来,张家界市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基础。当前,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红网张家界站推出全媒体报道《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深挖张家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背后的历史故事,寻找村寨特色“印记”,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张家界少数民族村寨魅力。

微信图片_20231207185247.jpg

红网时刻记者 张潘 李森林 李静怡 报道

陈家院村位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西部,土家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还有极少数为汉族、苗族。陈家院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民俗风情浓郁,是桑植县自然村原始风貌保存完整的土家族村寨。

2_副本.jpg

陈家院村现存100多栋木质吊脚楼,分布在榆树坪组、半坡组、尖岩组等,这些木房子建筑形式呈现为一字型、7字型、U字型及四合院,为典型的土家族传统吊脚楼,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布局形式完全体现了土家族民居的内涵。木房子以堂屋为中心组织室内外空间,堂屋既为人用,也为神居,既是家庭劳作、休息也是婚丧嫁娶、筵宴宾客的场所。

1_副本.jpg

瞿绍友家是陈家院村一处典型的吊脚楼,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维修重建。这座吊脚楼是典型的土家族建筑,整体建筑形凹形,土家吊脚楼整体由木头建设而成,屋顶配小青瓦、建筑内雕梁画栋,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0408_副本.jpg

陈家院村地势独特,周围的自然峡沟和悬崖构成了天然屏障。相传,清朝康熙年间,陈、瞿两姓人氏迁入此地,而当时此地一坪榆树,陈、瞿两姓人氏用榆树在此建起了房屋而安居乐业。该村所属的洪家关白族乡成立了集红色旅游、民族民俗、绿色生态于一体的洪家关旅游区,现在,陈家院村已成为人们体验土家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民俗特色:龙灯、狮子灯、花灯、三棒鼓、桑植民歌等是陈家院村特色的民俗文艺活动。

_DSC6861_副本.jpg


DSC_9017_副本.jpg

每逢喜庆节日,正月十五,土家人们都会举行舞龙灯、狮子灯这样的活动。舞龙灯、狮子灯时,没有具体要求,形式自由,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欢聚一起,热热闹闹“闹”龙灯、狮子灯。

d5113608-df64-410b-a6b3-31d529d7f792.jpg

17c803d1-fd74-47a9-9c8b-4ffd10c226a5.jpg

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先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歌谣,是湖南省桑植县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唱、累积起来的民间音乐文化品种。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色美食:豆腐、腊肉、炒米、打糍粑等。

8de4b233-83a7-40bb-8298-0e23dadb0379.jpg

豆腐经黄豆清杂、磨浆、过滤、煮浆、点浆、破脑、包布、压制等传统手工艺制成,绵、香醇、嫩中不老、老中含嫩、炖而香软,煎而不碎,显白而不漂、嚼而不噎。

微信图片_20231205120418_副本.jpg

陈家院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周围的自然峡沟和悬崖构成了天然屏障。山高林密让这里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也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园。境内高山耸立,森立茂密,溪流遍布,水资源十分丰富。(部分图片由陈家院村提供)

陈家院村手绘地图:

微信图片_20231208094047.jpg

(手绘:舒信)

《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

策划:刘灿

创作团队:张潘 李森林 王洁 伍文 李静怡 陈沫涵 舒信 胡小红 陆波 廖秋萍 全江玲

出品: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红网张家界站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潘 李森林 李静怡

编辑:胡小红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