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兵 慈利报道
近年来,慈利县将农贸市场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按照“政府奖补+社会化运作”模式,该县26个乡镇(街道)农贸市场全线提质升级,将升级改造与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和马路市场集中整治相结合,把“难点”转变为“亮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造文明、卫生、安全的农贸市场,有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打造农贸市场
7 月19日上午9时,正值慈利硒农园市场早高峰,只见市场内摊位整齐划一、环境干净卫生。
“早上锻炼回来,顺道买个菜,市场里干干净净的,人的心情也不错。”“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摊位没那么乱了,水产销售区域也没有积水了,购物体验也很棒。特别是门口的电子显示屏,还会显示出每天商家和菜品检测的信息,让我们买得很放心。”正在市场内买菜的群众纷纷点赞。
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既是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又是一座城市的展示窗口,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城市形象。为适应慈利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该县科学引导,大力推进农(集)贸市场建设,全县新改建农(集)贸市场项目22个,新建18个农(集)贸市场,改扩建4个农(集)贸市场。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共更新、补充公益广告、宣传标语402处,新建宣传橱窗14个,引导市场经营户文明经营、诚实守信,形成人人参与、处处文明的浓厚市场氛围;每天通过市场内电子显示屏或公示栏,向市民公示每批次产品的索证索票、检测结果、菜价等信息,以科技手段实现食品价格透明、计量准确、来源可索、质量安全,全县人民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舌尖文明”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稳步推进,为张家界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贡献了“慈利”力量。
农贸市场提质升级
“沿用了30年的马路市场终于有了新变化,新的农贸市场干净又整洁,最重要的是安全,再也不用担心人车安全。”龙潭河镇因“千岛龙潭”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之地,也是慈利进出高桥、洞溪两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每逢赶集日,道路两边都摆满了各类货物,占道经营、流动经营等不仅影响了市场经营秩序,同时,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给当地群众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2019年1月3日,龙潭河镇新建的农贸市场正式开业。
远离主街道的农贸市场不仅干净整洁,而且整体设计更为科学实用,充分满足了广大商客的需求,彻底消除了多年的马路市场。
龙潭河农贸市场的提质升级是全县农贸市场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慈利县为快速推进农贸市场项目建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县自然资源、交通、住建等部门都给予了重点支持,实行边设计、边立项、边施工的“三边”措施,为农贸市场建设创造了宽松的条件。市县财政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在上级奖补465万元的基础上,配套县级资金255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市场建设资金压力。市场建成后,10个乡镇政府在相关职能部门协助下,相继开展了划行归市专项整治行动,引导摊贩和赶集群众入场交易,马路市场顽疾问题得到了有效根治。同时,各市场明确了市场经营主体,健全了市场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日常监管,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了市场干净、整洁、有序运行,收获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拓宽百姓致富路
“以前家底薄,日子过得苦,现在依托好政策,换了新天地,过上好日子。”摊主老李这样说,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龙潭河镇,类似老李的例子不在少数。大家搬离大山后,不仅换了生活天地,还激活了满满的内生动力,催发出就业创业的积极主动性,而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更是为他们增添了新动力。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县新改建的44个农贸市场制度措施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更加完备,经营秩序更加井然,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更有保障,消费者购物满意度不断提高。
“十四五”期间,慈利县明确了到2025年底建设以城区商圈为龙头,县域商业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商贸中心为基础的商品市场体系”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工作重点,“县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乡镇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服务站有效衔接的三级物流体系”重点任务,“一乡一策”和“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县城农贸市场与农村集贸市场”共同发展提质改造的市场体系建设布局。
未来,慈利县农贸市场建设将继续本着“规范化、智慧化、便民化、特色化、高品质”要求,稳步前行,以“小市场”发展助力“大民生”改善,助力慈利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陈兵
编辑:胡小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