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20日讯(通讯员 邓道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中国的版图上,名称含“龙”字的地方确实太多,但叫“龙尾巴”的却凤毛麟角。我的家乡张家界就有一个村庄,名叫龙尾巴,四十年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旮旯,而今则是一个名扬海内外的“网红村”。
龙尾巴村,是张家界“界上”的一个悬崖山村,因山形如龙尾而得名,登临山之最高处,常常“一览众山皆美景”,东面是百丈峡群峰,西面为壮观的鹞子、黄石二寨,北面可观天子山吞云,南面能望天门山吐雾。金秋九月,我又一次踏访龙尾巴村,映入眼帘的是飘香的稻浪、彩虹似的公路、各具特色的民宿,还有满脸幸福微笑的居民,以及交口称赞的各地游客。我记不清到底来了多少次龙尾巴,只记得每一次来都有新变化,每一次看都有新喜悦。而与龙尾巴几十年变化的交往,总是让我记忆犹新,总是让人满怀感慨。
第一次去龙尾巴是1983年,我刚刚小学毕业。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暑日,我奉父母之命同村里族人去龙尾巴村的一远房亲戚家喝“喜酒”。我的老家在百丈峡口的高云村,与“近邻”龙尾巴村海拔相差500米以上,空间距离尽管不足两公里,但却因为不通公路走了整整大半天。我们清晨出发,先是穿行百丈峡的蜿蜒石板道,然后爬行抗金岩的曲折上坡路,等一路泥泞、满身疲惫、饥肠辘辘地走到龙尾巴亲戚家,已经是晌午。我狼吞虎咽吃罢“喜酒”,再仔细打量亲戚家所在的村容民貌,发现这个“界上”的村庄实在太偏僻太贫困,几丘田园外的楠竹林边,散居着一些破旧的木屋,“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比我老家更加“一穷二白”,心里直觉得龙尾巴村确实“名副其实”。
再见龙尾巴,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一个日子。那时的龙尾巴村,依托临近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接待服务设施,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冒出了一批发旅游财的“百万元”户。期间,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还慕名来到龙尾巴村高唱“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在龙尾巴村拍摄过外景。我那次去龙尾巴坐的小车,主要是以“土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村里一位为教育慷慨捐款的女企业家。小车从武陵源标志门驶入,经过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穿越盘山路至龙尾巴村,全程仅40分钟。在水绕四门入口处,我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酒店和天南地北的游客,以及在商铺里出售山货的远房亲戚。亲戚看到我的到来,如数家珍地介绍龙尾巴十多年的变化:连接景区内外的道路修通了,老百姓出山不用再肩挑背负;家家户户照上了电灯,早早告别了“煤油灯”时代;小孩子读书不用缴学费,考上大学还有重奖;村民为了能跟游客做生意,争先恐后学习普通话,有的还学起了外语......此次采访,我亲眼目睹了这个“界上”小山村的巨变,真切感受到龙尾巴村不再是“龙尾巴”。
而近十年时间,龙尾巴是我去得最多的村庄。为了保护绿水青山,龙尾巴村在21世纪之初拆除了建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核心区水绕四门的宾馆酒店,不少年轻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一时间龙尾巴村变成了“空心村”。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龙尾巴村因此迎来再次涅槃。在几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龙尾巴人开始走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十年间,占天时、得地利、有人和的龙尾巴村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从一亩田、一湾水、一条路、一间屋延展出一系列“美丽风光”,在几近荒废的老林场、老木屋基础上成功打造了以梓山漫居、璞舍为核心的精品民宿集群,乡村振兴呈现无限活力,吸引社会投资1.3亿元,村集体经济目前年近百万元,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让龙尾巴这个“空心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十年间,我作为武陵源区新闻与外宣负责人,数次前往龙尾巴采风或者采访,有时候一个人背着相机聚焦这里的“乡愁”美景,更多的时候是带着一波波媒体记者探访这里的美好生活。
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6月初,“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全国主流媒体记者一行60人要来武陵源区采访,时间只有半天,市里要我们推荐采访点和采访对象,我不假思索地首推龙尾巴村并迅速获得上级认可。6月12日,龙尾巴村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采访团,大家搬着“长枪”“短炮”陶醉在美景如画的山水田园间,记录着龙尾巴走向新生的声影,解读着龙尾巴惊艳出圈的密码......随后的一个多月,龙尾巴的名字以及其自然人文美景频频闪亮全国各大报刊、电视、网络。7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更是在头版头条显眼位置,重点报道了龙尾巴村青年大学生李平回乡创业开办高端民宿、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2021年,龙尾巴村上榜全国“一村一品”(休闲旅游)示范村;同年金秋,谭咏麟、任贤齐、林志炫、郁可唯、张杰等十余名海内外知名歌手,相聚张家界龙尾巴梓山漫居,开启连续12期温馨、浪漫、愉悦的“时光音乐会”。2022年7月13日,以峰林为背景、拿稻田作舞台的“张家界顶踏歌行”主题活动在武陵源区龙尾巴村田间地头举办,上百名全国网络达人在这里领略全球罕见的张家界地貌风光的同时,体验“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农耕”等旅游新业态,感悟“龙尾”华丽变身“龙头”的独特魅力。
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日新月异,四十年沧桑巨变;山还是这座山,水还是那湾水,田还是那丘田。又逢金秋,我独自欢欣地行走在龙尾巴村连接世界的彩色公路上,眼里看到的是满园丰收景象,心里想到的是满满诚挚祝福:期盼龙尾巴的“龙头”越舞越活,越飞越高.....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邓道理
编辑:舒信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