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黄一玻:奔走在“红区”的热心人
2021-08-30 09:45:31 字号:

黄一玻:奔走在“红区”的热心人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30日讯(张家界日报记者 潘鑫)“疫魔”袭来,有人逃离躲避,也有人不远千里归来请战;“红码”齐亮,有人畏而远之,也有人逆行而上投身抗疫。

生长于永定区官黎坪街道办事处黄金塔社区的居民黄一玻就是后者。从7月30日起至全城解除交通管制,他的身影始终奔走在“红区”,成为街坊邻里交口称赞的“热心人”。

回乡,参战!

黄一玻是一位私企老板,公司业务涉及建筑工程等领域,在永定区小有名气。身为一名老党员,2020年,武汉疫情波及张家界后,他就和妻子、两个女儿同心同力参加抗疫,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10万元人民币。今年,妻子因持红码居家隔离,大女儿正在坐月子,他和小女儿又一次义无反顾。

事实上,张家界出现疫情当天,黄一玻和朋友正自驾到西安,计划前往延安。在网络热搜榜看到张家界的消息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决定即刻回乡。

此时,有人提出反对,希望完成旅行,“也正好在外躲一躲疫情。”他甩甩手,坚定地表示自己要回乡抗疫。一行人遂马不停蹄,经10小时左右奔波,于29日深夜回到张家界。

“打开手机一看,爆炸新闻,第一例出现在我们黄金塔社区。”黄一玻感受到防疫形势的严峻。回到家,取了几件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放到办公室,他转身联系当地社区党支部书记田际红,主动请战:“书记,我是老党员,去年搞过防控工作,你看看我能干些什么。”

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黄一玻。(左)

为了安心战疫,他把办公室当作临时的居所,也暗暗立下了“疫情不结束,就不下火线”的决心。看到他的举动,他的司机和另一员工“村长”也积极报名,要求在黄金塔社区做志愿者。

当天,张家界启动居民封闭式管理,黄金塔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迅速设置检查关卡,严防人员流动。黄一玻和同行的两人,在疫情尚在“躲猫猫”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成为第一批“守卡人”。

身边朋友们得知他身处高风险地区搞防控,纷纷劝他放弃。黄一玻总是轻描淡写地笑一笑:“人医护的妹儿距离患者那么近都不怕,我一个爷们怕么子?”

在核酸检测现场,他不仅帮忙维持秩序,还帮着登录信息,给试管贴标签,帮医生撕棉签。当救护车、隔离转运车接踵而来,他也是向前一步,开展现场消杀。

面对困难,不退缩,上!这就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态度与作为。

出钱,出力!

按下“暂停键”的张家界,备受关注。在抗疫的不同战线,每个人都不敢松懈,加速奔跑。他们深知,早日战胜疫魔,就能让张家界这座城市早一天回归到往日烟火。而在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里,社区里的网格化、精准化防控是关键。

黄金塔社区辖区范围较大,自建住房密集,巷子出入口多,居住人群复杂,社区可调配的人手有限,守卡工作压力骤增。

如何解决管控问题,为黄金塔筑起一道有力的屏障?30日晚,在社区召开的“诸葛会”上,黄一玻果断地向田际红建言“对出现确诊的区域,用钢管、木板把主干道的区域围起来,做到真正的封闭管理。”

建议虽好,实施难度却很大。正值晚上十点多,全城居家隔离,找工人,买材料,运输来,似乎哪一步都足以让这个计划流产。

“工人从公司工地调,工钱开高一点,材料用公司的储备,车我们有,通行问题需社区向办事处、区防指逐级汇报请求办理通行证……”在他的细心谋划之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捐赠现金20万元人民币。

材料和工人赶到时,已经23点。那晚,他就在现场盯着,七八个工人,忙活了五个多小时,筑起了长长的2米高的围栏。

“靠人为设卡弊端多,一是增加人力成本,二是人与人都熟,碍于人情不好管理。主干道全部封锁死,无法出入,只要做好内控,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田际红对辖区内这位“热心”的民营企业家的实干精神赞不绝口。他说,在自己身边,“捐钱的老板不少,但勇于冲在一线做琐碎事的,就他一个。”

俗话说,危难时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配合社区抗疫,黄一玻的确是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自掏腰包帮社区封锁三个区域长达70米的主干道,支付工资、材料款近5万元;考虑到当地办事处、社区抗疫投入需要,分别向其各自捐款10万元;封锁第三天,他得知许多居民家里蔬菜出现短缺,立即托人联系蔬菜滞销的熊壁岩村,一卡车拉回2万多元的蔬菜。在他的感召下,他的朋友也自发接力,将物资一车车送来黄金塔……

8月5日,又一轮次核酸检测即将开始。现场用来录入信息的笔记本电脑突然“罢工”。居民们已经得到通知开始分批排队,这个突发状况成了燃眉之急。得知情况的黄一玻多方联系,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两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采购了回来。

坚守,不退!

8月25日,城市解除交通管制。社区卡点的封控工作也稍稍轻松了一些。上午十点左右,田际红没有提前打招呼,带着媒体记者径直来到住处黄一玻,希望报道一下这位低调的“热心人”。

不料,推门后发现,他正趴在地板上休息。员工“村长”见疫情已基本控制,便自作主张“检举”了黄一玻偷偷隐瞒的两个“小秘密”。

在黄金塔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常常在夜间进行。每一次结束,现场环境都要做细致地消杀。8日晚,黄一玻像往日一样,提着两个大水桶到半山丽墅小区取水,准备勾兑84消毒药水。小雨淅淅沥沥,在拎着一桶水下斜坡时,他连人带桶滑倒在地。他的右手小指在支撑地面时重重地扭伤。

他慢慢爬起来,再次到原处打水,然后强忍着疼痛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回到办公室约凌晨四点,他找来一瓶云南白药气雾剂,对手指进行简单处理。次日醒来,那根手指肿大了两倍,右手拿东西都使不上劲,身边的人才劝他到骨伤医院。

右手小拇指严重错位

X光片显示,他的小指骨严重错位,需要立即尝试复位处理。医生告知他,如果复位不成功,就要考虑立即动手术。这个假设让他感到害怕,黄一玻不愿看到手头工作因个人原因而受影响。

“啊!”伴随一声惨叫,泪水涌上他的脸颊。那一刻,即使是七尺男儿,也分明地感受到十指连心的痛。庆幸的是,医生的手法既稳又准,免去了手术困扰。拎着医生开的药膏、消炎药,黄一玻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志愿者岗位。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连续作战半个月后,他的老毛病——椎间盘突出又犯了,一阵阵的刺痛感让他坐立不安。在往常,他只要按照医生建议在硬板床多休息就可以缓解的问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显然是一种奢望。看到所有人都行走在一线出力,他切断了自己的退路。只有每次结束任务回到办公室,他才抓住机会趴在地板上休息片刻。

“哎呀,这个睡姿不雅,让你们见笑了。来,泡茶喝。”黄一玻得知人来,立即从地上爬起来招呼大家。当记者言归正传要采访他时,他却紧张起来,连连拒绝。

随他参与抗疫的“村长”讲了一个小故事。疫情期间,他拍的短频,被许多网友转发。抖音里的黄一玻很快被人认出来。一位网友留言道:“这个黄总是个大好人,我的一个朋友就受到过他的资助。”

网友提到的人,黄一玻并没有印象。在袁国平等身边人眼里,“黄总”总是乐善好施,甘做无名英雄。“他只要听人家讲哪里有人困难,就马上开车去考察,捐款动辄上万元。”

从小吃苦,靠努力打拼成长的黄一玻,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更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他说,人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自己能做的有限,但尽力去做。他相信,爱心是有感染力的。而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热心人”。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潘鑫

编辑:舒信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