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永定“战疫”|永定“疫”线闪耀志愿红
2021-08-25 21:03:27 字号:

永定“战疫”|永定“疫”线闪耀志愿红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25日讯(通讯员 覃浪)面对突然升级的疫情,张家界市永定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迅速行动、主动担当,永定区文明办第一时间向全区发出志愿倡议,6500余名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展志愿服务110860人次助力疫情防控,让“志愿红”闪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卷起抗“疫”前沿的文明之浪。

一声冲锋号,集结“疫”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区24个文明实践所、258个实践站闻“令”而动,凝聚起一支奋战疫情的磅礴力量。

图片1.png

枫香岗街道充分发挥大学生资源优势,将当地700余名志愿者迅速培养为战“疫”主力军,以“大学生先行、志愿者发力”的模式,将党旗、团旗插遍乡村组户。杨俊,00后,丁家溶社区一组居民,南昌航空大学二年级在读大学生,经过系统培训后,承担起本社区响水洞点约300多人的信息录入和数据比对任务。在工作时身穿厚重隔离服,每轮检测下来都要持续3个多小时,在30多度的温度下,全程都是汗流浃背。张力,32岁,主动申请参加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主要承担社区公共场所和检测点的消杀任务,每天喷洒6桶消杀液体,作业5个多小时。“村里年轻人都是看着长大的,现在是我们的骄傲,村民们都非常配合和支持。”青年志愿者不怕苦不畏难,村民们纷纷为他们点赞。

合作桥乡位于永定区东北边陲,与武陵源区、慈利县毗邻,是两区一县的交通枢纽,卡口防疫任务重。当得知志愿者招募信息后,王伟第一时间请战投身分水岭交通卡口防控一线,在酷暑、在雨天、在星夜守护乡亲安宁,用担当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的妻子、女儿、父亲,祖孙三代都成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爸妈和爷爷都在抗疫一线,我没有理由不投身其中。”他的女儿坚定的说到。李庆才是八家村一名退休的村支部书记,在八家村工作了30余年,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八家村。此次疫情,李庆才主动“请战”,李庆才虽然已年过古稀,但心系八家村,有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决心,用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合作桥乡474 名志愿者奋战一线,他们在交通管制、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摸排、物资保障、宣传发动等各环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卡口“防护墙”越筑越牢,把群众“保障网”越织越密。

图片3.png

在此次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永定区各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基层防控的中坚力量。他们与招募的6000余名志愿者迅速集结抗疫一线,全区1.2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小区,全面充实一线防控力量。从城市到乡村,处处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志愿服务的力量。

一抹志愿红,奋战“疫”线

永定区千名城乡志愿者响应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志愿者手戴红袖章,身穿红马甲,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氛围,展现有为和担当。他们不平凡的战“疫”故事,就像一缕骄阳照耀永定区城乡每一个角落。

奏响防疫“交响乐”。王家坪镇志愿者将疫情防控编成“三棒鼓”,在镇里的天门微信群循环播放,通俗易懂,群众受到教育纷纷点赞。疫情发生以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们利用大喇叭、宣传车、敲锣打鼓、显示屏、宣布标语等多种形式,采取社区、小区建大群,楼栋建小群、亲友群和朋友群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累计发放、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18万余份,通过微观永定、红网、微信群、手机短信、短视频、村村响广播发送线上转发各类工作指令、宣传信息338774次,永定区文明办开展的“疫起发声 庸城不孤读”音频活动共展出18期音频,“花式宅家 同心战疫”短视频活动共展出48条视频,总点击量超过25万,开通的张家界心理援助热线,共接待来访者346人次。

图片4.png

筑牢防控“防火墙”。全区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志愿者们挺身而出,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物资保障、卡点值守……每个防控点位都是一个志愿岗,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广大群众的健康“防火墙”。西溪坪街道3个区级交通管制卡点、31个村级疫情监测点和易地扶贫安置小区,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吕炜带领着一群志愿者严防死守,铸就着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卡点的值守是不分昼夜的,抗疫初期由于线长面广,人员紧缺,吕炜和卡点的“战士们”不断挑战着身体承受极限。饿了赶紧吃几口“红烧牛肉”“香菇炖鸡”泡面,累了往椅子上靠一靠就算睡过了。他们先后劝返车辆1964辆,劝返人员3915人次。

图片5.png

保障防疫“补给线”。居家防控不能外出,购置生活用品成了一件麻烦事。永定区通过确定144家保供企业,社区小区开辟物资配送绿色通道,实行“点单-购买-配送”一条龙服务,开展义务“代购”服务,打通生活物资供应的“最后100米”。居住在崇文街道思善桥居委会的玲儿姐华哥为了让居民第一时间拿到新鲜的菜,吃上热乎的饭,不计辛劳地奉献着。他们挑起了辖区内所有居民物资保供的重担。对接保供企业、统计居民物资需求、安排物质配送……一天下来,夫妻俩的电话基本上没有断过,虽然很累,但只要是居民的合理需求,夫妻俩都会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

一曲奉献歌,温暖“疫”线

抗击疫情,风雨同舟。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默默奉献。疫情期间来,爱心企业、热心群众捐款捐物,餐饮企业变身“送餐达人”“托尼老师成立“义剪服务队”,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出一份力。

8月3日,阳湖坪街道周家坊村的老万家庭农场将130余箱500余斤的新鲜火龙果送到了金洲大酒店和永定区妇幼保健院,向防疫一线工作者致敬。8月4日,2辆满载的货车从教字垭镇政府出发,向永定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方向驶去,车上是各村的种植户给抗疫一线工作者捐的17500斤李子。“看到医护人员、志愿者、乡镇还有村里的干部们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很感动,我们就想天这么热就给大家送些李子解解暑,让我们也为疫情防控出份力、尽点心。”8月5日,张家界老八区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生活物资,助力疫情防控。该批物资包括水、腊肉、鲜肉等,送往各大医疗机构、医疗团队保供酒店、重点管控小区。

图片6.png

疫情面前,守望相助。得知一线抗疫人员用餐难,本土餐饮企业“秦大妈”负责人宋金绒,带领志愿者团队和食材,顶着烈日奔走于医院、社区、高速卡口之间,为一线医护人员、执勤人员免费配送爱心餐,暖胃又暖心,日送餐量超过3000盒。为了解决一线抗疫人员的“头”等大事,由“新青年”“自由风”等多个理发店组成的各支义剪服务队的“托尼老师”们用娴熟利落的手艺,剪出干净利落的发型,让大家得以轻装上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关键时刻,志愿者们挺身而出,不惧风雨,以志愿精神汇成“抗疫”生力军,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他们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定格出一个又一个防控疫情的“最美瞬间”,在永定“疫”线闪耀志愿红。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覃浪

编辑:舒信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