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日报·掌上张家界 全媒体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刘鹏
疫情发生以来,慈利县2万余名党员积极作为,奋力投身抗疫一线。在党旗指引下,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等群体也主动看齐,踊跃参与,共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践行初心、书写担当。
坚守——“我还能为党再尽一份力”
在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银寨村,有一对被当地群众称为“最帅抗疫兄弟志愿者”的党员,大哥袁祥明81岁,是原村支部书记;堂兄弟袁伯林80岁,是原村委委员,他们都在今年7月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唐书记你好,我是袁祥明,听说村里防疫卡点值守需要志愿者,我和袁伯林报名。”7月31日一大早,银寨村党支部书记唐西东的电话匆匆响起,电话那头,袁祥明的声音焦急而坚定。
“虽然我们年级大了,但还是想为党尽一份力。”时值酷暑,炎热难耐,一张桌子、一个测温仪、一把小喷壶,请战之后,两位耄耋老人每天按排班表准时到岗,一干就是半个多月。“你从哪里来,戴好口罩,测一下体温。”健康监测点上,两位老同志克服困难,认真履责,看到不戴口罩出门的村民,他们极力劝说;看到扎堆聊天的,他们严肃劝诫;看到小孩在外玩耍,他们主动送回。不论是烈日炎炎的正午,还是电闪雷鸣的雨夜,健康监测点上总能看到两位老党员坚守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一帧帧动人镜头,感染并带动着更多年轻同志积极参与战“疫”,敢于冲锋在前。
奉献——“能为党和人民服务是我的光荣”
疫情期间严格管控,所有人员居家隔离,正常保障全县居民生活物资是重要工作之一。在慈利惠民供销公司配送车队,入党积极分子吴晓波和其弟、党员吴平,是抗疫保供战场的成员,截至目前,他们已连续奋战17个日夜。
疫情发生后,两位同志接到公司紧急通知,第一时间赶到车队集结。“这次疫情,我公司负责全县几十万乡村群众生活物资供应,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家能不能完成?”“我是党员(我是积极分子),我上……”面对公司负责人的询问,兄弟俩几乎同时站起身,异口同声道:“坚决完成任务!”
为了兑现诺言,兄弟俩每天5点便开始工作。吴晓波负责仓库、车辆管理,每天都要监控车况、全面消杀、核查司机“两码”、测体温、登记发证、安排配送事宜,车辆出发后,还要总结工作,调优配送路线,制定翌日配送计划,晚上8点还要准时收回通行证,维修入库车辆。吴平负责货品搬运和输送,每天对接40多个配送点,往返行程300多公里,每天从他肩上过的货品足足有几千斤,兄弟俩用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付出,履行着一名党员应尽的职责。在他们的感染下,配送车队22名司机团结一心,日复一日工作十几个小时,保障着全县321个网点物资正常供应,保障了人民群众在疫情之下正常、便利的生活。
无畏——“党旗所指即是吾辈所向”
在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虽然不是当地人,但投身一线、抗击疫情的激情和热情却不输当地人;他们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能坚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身。他们就是来自湘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海南大学4所高校,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却因疫情隔离,选择留下服务乡村的13名大学生团员。
8月初,热浪滚滚拍打着田间大地,该镇白龙村村民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正准备开始,21岁的王黎霞和22岁的张彩云,正配合村干部对采样设备进行最后检查,豆大的汗珠不停从两人脸颊流下,蓝色隔离服里面,衣服浸湿紧贴后背,连袜子都是湿的。第三轮核酸检测时间紧,他们放弃休息,和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起,一干就到凌晨3、4点。“这是一次融入乡村、贴近群众的机会,更是我们向党员同志学习的机会。”疫情发生以来,13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大学生,参与了3个村、连续三轮的核酸检测,服务了3435名采样群众,为乡镇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贡献了青春力量。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大学生团员用自身无惧无畏、务实可靠的行动和工作,彰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真谛。
来源:掌上张家界
编辑: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