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月27日,57年前的这一天,在国际舆论场的“热搜榜”上,一条与中国有关的新闻占据了榜首,当时的西方舆论形容,新闻中涉及的事件,是“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
什么样的事件,会让西方世界如此震惊呢?
大家看,这是1964年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这是1964年1月27日的法国《世界报》头版,两国最重要的报纸,同时刊发一条相同的消息,但都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句,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就是这四十多个字,引爆了西方舆论场,中法两国互相“加为好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上世纪四十年代二战结束后,世界被划分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峙的阵营,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在1964年之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近40个国家中,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国家。法国作为西方大国之一,率先同中国建交,无疑打破了封锁的坚冰,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迈出了一步。
这一步的背后,却是一段漫长曲折的路。
早在1957年,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以旅游者的身份首次访华时,就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在谈话中,毛泽东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说明中法关系的利害。回到法国后,他特意著书提出,中法之间应该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但直到六年后,富尔作为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特使再次访问中国,才真正开启两国建交谈判的大门。
中法建交,是新中成立后外交战线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对推动中国与其他西欧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芒果云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