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余个市直被评估单位、30来个市直数据采集责任单位以及相关市级领导上下联动和全程参与年度绩效评估指标设置、意见征求、审核研究工作;
省重点工作绩效评估指标、省督查激励措施项目、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民生实事、三大攻坚战、税费清缴等省市重点工作任务,悉数纳入2019年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加大省市重点工作指标权重,优化省市重点工作评估结果与市直单位年度绩效评估等次挂钩确定规则,鼓励市直单位在全省创先争优………。
这些,都无不彰显了近年来张家界市致力通过优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指标指挥棒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加快旅游强市步伐的强烈决心和责任担当。
精心组织,有序开展
“每年组织开展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设置特别是业务指标个性化设置是一项多重考验,不仅要从中央、省、市和市直各单位自身涉及年度工作任务的大量文件中寻找和提炼指标,考虑指标的可行性、可考性、公平性,而且还要加强与多个部门反复协商,经过多个层级会审,面对多方质询,虽然这十年来基本形成了市直单位指标体系框架,但具体指标随着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每年具体指标任务又是新的,不可复制和粘贴,这是一个真正的脑力与体力相互交织的工作活”。一位长期参与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设置工作的同志如实说道。
指标设置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张家界市坚持精心组织,调动各方力量,确保有序开展。
为做好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设置工作,在每年伊始,张家界市就积极做好指标设置前期准备工作,专门拟定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设置文件,明确指标设置的依据、内容、流程、标准、时间、要求和样式,对指标设置工作进行周密设计和业务辅导,引导各单位对标对表设置。同时,协调相关单位全面收集省市重点工作任务文件和各单位年度主要工作要点,并汇编成市直单位年度绩效指标设置文件依据专册,为开展指标审核工作夯实基础。
在指标设置过程中,市绩效评估牵头组织部门积极推动与市直被评估单位、数据采集责任单位、相关综合部门的互动和对接,尽可能实现指标设置信息对称,提高指标设置的精准性、科学性。
比如,对市直单位法定职能职责,加强与编制管理等部门对接,以便正确区分各单位职能职责,厘清牵头职责、主体职责和相关职责边界,明晰指标责任主体和承担责任程度;对省市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加强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统计局、张家界国调队、市财政局等数据采集责任单位对接协商,反复进行测算比较,合理确定指标考点及目标值,增强评估指标的效度、区别度;对市直单位业务指标,加强与市直各被评估单位对接沟通,全面掌握中央、省、市和各单位年度任务安排情况,指导各单位构建个性化业务指标框架,做好具体指标设置审核,有的单位对接来回多次,多易其稿,直至基本成熟。
对形成的市直单位评估指标体系,按照绩效评估指标设置工作要求,在征求被评估单位、数据采集责任单位、市领导意见的基础上,市绩效评估牵头组织部门提交市绩效评估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三次会审”,使征求指标意见和对指标会审的过程,变成进一步修改完善指标体系、凸显评估重点、彰显评估导向的过程,变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合力的过程,提升了对绩效评估指标的认同度和行动力。
精密设计,保证质量
绩效评估是一把双刃剑,同样绩效评估指标设置也是如此。指标设置筛选得好,推动工作落实,发生正面效应;指标设置筛选得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会造成负面效应。
在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设置上,张家界市坚持既树立大局意识,加强评估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升整个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又大力培育匠心精神,加强对具体指标设置各个环节、要素的审核和评估方式方法的选择,提升具体指标的实操性,确保评估指标体系和每项具体指标都最大程度地反映单位工作实效,发挥绩效指标的指挥棒作用。
传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一个大框,一些地方不分情况什么都往里面装,就容易造成重复考评、交叉考评,不但浪费考评资源,考评效果不佳,而且也易造成基层负担,不被被评估单位和社会广泛认可,有的甚至造成行政管理失序,适得其反。被评估单位对此感受颇深。
这几年来,张家界市坚持从加强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入手,着力将落实省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单位主体职能职责、推进党的建设、强化机关管理和实行加减分鼓励创先争优等五个方面作为市直单位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加以确定固化,并保持评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保持体系里指标的评估边界明确性、评估内容相对独立性,并严格控制评估指标个数总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估市直各单位工作绩效的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有效克服了重复考评、交叉考评,促进了各单位履职尽责。
以往,由于评估指标考点设置不够具体、目标不够明晰、标准不够科学、计分不够合理,等等,容易造成评估工作不太严谨、不够实在和评估结果不够准确、不够公平现象,不利于发挥绩效指标的指挥棒作用。今年,市绩效牵头组织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专项指标、扣分制与倒扣分制指标等不同类型指标考点、目标值、标准、计分规则的宏观统筹设置,切实提升指标设置的质量。
比如,对每项非专项指标考点原则上控制在3个范围之内、专项指标考点原则上控制在5个范围之内,同时积极优化指标考点的实操性,使之既进一步提升指标的效度,增强评估的公信力,又减少指标考点和繁杂考评情形,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比如,对评估指标目标值按照“保全市总数、参考其他市州数、考虑当年形势变化数、以及本单位上年或前三年完成基数”四数确定法以及夹逼法等,合理确定指标目标值,既贯彻了绩效评估要跳起来摘桃子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避实就虚、避难就易、避高就低、避多就少的问题,防止评估失准失实现象。
又比如,对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专项指标、扣分制与倒扣分制等不同类型指标,根据指标任务完成幅度、实施难度和影响程度,加强对指标评估标准与计分方法的统筹设置,实现不同类型不同指标同等程度同等情形同等计分,防止评估标准与计分方法的不平衡不公平,使被评估单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评估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评估效果。过去,对指标评估满足于年始终一锤子买卖、一阵子印象,停留于听汇报、看资料、搞座谈,评估效果不好。现在,在积极压缩减少对单位评估指标及考点的同时,引导各数据采集责任单位规范建立日常评估台账,做实日常评估,实行按期即时扣分;开展非接触式评估,把评估的视角从台账资料中转向看真现场、了真民情、见真实效上,同时辅助设计数据采集评估保真机制,强化数据采集责任压力传导,真正促进各数据采集责任单位和被评估单位双向做实做好工作。
精准导向,发挥实效
以前,市直单位共性指标由市数据采集责任单位为主提出、市绩效评估牵头组织部门汇总设置,不仅指标数量偏多、考点繁杂,显得头轻脚重,而且指标相互之间评估标准不一、计分标尺不一,虽然每项指标对各被评估单位都是对等的,有其合理性,但是传导到绩效评估这个综合体系里面,就极易造成小指标大影响、大指标小影响,评估结果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有的甚至适得其反。今年,市里在加大对指标瘦身的同时,统筹评估指标、评估标准及计分规则的设置,既贯彻了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规范考核工作要求,精简了指标考点的数量,又增强了指标考点评分的可比性、合理性。
评估指标设置从纸面上看,一个单位不过是一面、两面文字的物理组合,但是从内容上看,它是从内在逻辑上对各单位所涉及的目标任务进行有序梳理和有机组合,体现了对上级精神的贯彻和对考评规律的遵循,体现了绩效评估的综合导向、重点导向、职责导向和结果导向。
从印发的2019年市直单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看到,今年市对市直单位绩效评估业务指标12个、共性指标6个、加减分指标2个,这20个指标组成了市对市直每个单位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从落实省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单位主体职能职责、推进党的建设、强化机关管理和实行加减分鼓励创先争优等方面,对市直单位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反映一个单位一年主要工作任务的总体成效,改变过去承担省市重点工作任务越重扣分越多,评估任务不平衡评估起点不公平,干事创业积极性退化绩效评估制度效应递减的问题。
同时,省重点工作绩效评估指标、省督查激励措施项目、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民生实事、三大攻坚战、税费清缴等省市重点工作任务,一一对应到相关市直被评估单位业务指标体系,也让各单位明确了今年年度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和奋斗方向。
“既要推进单位一般业务工作开展,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守住底线,不出问题,又更要加码加力推进党委政府十分看重的省市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否则这些权重较高指标,稍一不慎就会让我们落入后进行列,不仅影响我们本单位在全市的位置,而且还会影响党委政府在全省创先争优,我们是如坐针毡。必须对这些省市重点工作指标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一天也等不得、慢不得、马虎不得”。一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发出如此感叹。
绩效评估工作必须聚焦单位主体职能职责,才能让评估工作走下去,也才能让评估制度有生命力。在指标设置中,市绩效评估牵头组织部门坚持围绕推动各单位履职尽责,针对性开展指标设置,使各单位增强对评估工作的认同感,形成对推进评估工作的合力,特别是通过设置指标创先争优项目、实行履行法定职责兜底考核等措施,让各单位愿意和乐于把单位重点工作任务拿出来评比,虽有完不成指标任务的风险,但是有了更多创优加分的机会,激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同时,突出对市直单位指标终端绩效结果进行评估,减少一般性业务绩效结果和过程措施绩效结果评估,强化关键结果导向,使各单位真正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好工作任务实施,推动重点指标落实,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优民
编辑:陆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