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好记者讲好故事丨罗佩瑶:超声电机就是我的命
2019-08-30 15:27:01 字号:

衡阳新闻综合频道 罗佩瑶

“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的事大家都知道,搭载的“玉兔”探月车大家也印象深刻。可“玉兔”探测器的关键部件——超声电机,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它的研制者就是我们湖南衡阳人,中科院院士赵淳生。赵院士告诉我,这台电机只有46克,相当于一枚鸡蛋的重量,但研制它却整整花了20年。有人说,赵淳生傻,两次出国,两次又回国,是国外的条件不好吗?不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跨国公司高薪挽留他,在当时的出国热潮中,他选择了逆流而行,回国; 1992年,赵淳生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凭着自己的研究实力,成为世界权威,也自然成为美国极力归化的目标。这时他的女儿女婿在美国大公司就职,老伴也在美国带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可他还是选择了回国。

这究竟是为什么?赵淳生说:祖国高于一切。“祖国有需要,我必须回去。”当他说出自己的决定,家人坚决反对。“您都56了,还从零开始,还搞什么超声电机,风险太大!不行,坚决不行! ”

美国方面更是极力阻挠。先是停发他访问学者的工资,切断经济来源,限制他进入实验室,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恐吓。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赵淳生回国的决心,他说服家人,想方设法从波士顿辗转香港回到南京。

他没有过多地说是怎样辗转回国的,但是我能感觉到他的回国经历和当年钱学森一样惊险。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怀抱,赵淳生来到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超声电机的研发之路。千万次的实验,失败了再来,成功了又往前走。就在科研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时候,赵淳生病倒了,诊断为肺癌早期。那一刻,赵淳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担心超声机电可能会夭折在自己手里。

“我不能就这样倒下”,赵淳生坦然走进手术室。肺叶,切除三分之一。一个月后复查,又发现了胃癌,再次手术,胃,切除三分之二。肿瘤专家刘福坤教授回忆18年前接收的这位特殊病人,依然记得很清楚:“还没拆线,他又坐在病床上,搞他的研究。”

在病床上,赵淳生吃力地打着电话指导学生实验,忍着伤痛一笔一划艰难地用手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请书。而接下来的6次化疗,又让赵淳生消瘦了整整26斤。妻子和女儿心疼地问他,“你到底是要命还是要超声电机?”赵淳生坚定地回答,“命当然要,超声电机,我也要。”

作为我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赵淳生的执着与韧劲,源自他独特的人生经历。1岁时,父亲在革命战争中血染疆场,9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赵淳生成了孤儿,是党组织收养了他,资助他完成学业。他常说:我这条命是党给的,我能做的就是为科研奋斗。 赵淳生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幅字——贵在坚持。他说,好在生病时也没耽误工作,坚持下来了。“我们是全世界第一个把超声电机用到月球上的国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脸的笑,一脸的自豪。去年在西安举行的微特电机论坛上,赵淳生介绍了超声电机的最新进展:在医疗领域,最小的超声电机只有2毫米,可进入血管移动手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超声电机将是核心部件。采访结束时,我又问“你到底是要命还是要超声电机?”,赵淳生看着我,停了一下,轻轻地说:“其实,超声电机就是我的命啊!”。

让我们记住这位年过八旬的湖湘老人——赵淳生!

来源:红网

作者:罗佩瑶

编辑:徐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