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就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无数父老乡亲前仆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张家界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力量源泉。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主流媒体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 “张家界英烈谱” 专栏,集中报道张家界英烈,缅怀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吴玉堂,1905年出生于慈利县杉木桥小尖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8岁开始上学读书,后因家贫,遂辍学回家务农。
1925年,贺龙率部队途经杉木桥,吴玉堂辞别父母参军,在部队中作战勇猛、多次立功。1926年7月,贺龙参加国民革命军,率部从贵州铜仁出发,挥师北伐,部队顺沅水而下,先后攻克沅陵、桃源,进占常德后,正式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9月,贺龙率部奉命北上讨伐吴佩孚,相继攻克澧县、石门,进军湖北,占领宜昌。在此期间,吴玉堂屡立战功,升为排长。
1927年6月,贺龙部调防武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7月下旬,吴玉堂随贺龙部队到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之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在潮汕地区受挫,吴玉堂等随贺龙辗转上海、武汉,返回家乡。途径慈利王家厂时,贺龙安排吴玉堂打入朱际凯部。1928年3月,贺龙发动桑植起义,6月,吴玉堂带着朱际凯部16人参加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被任命为警卫队排长。
1929年7月,国民党军陈渠珍部向子云旅进攻桑植苏区。贺龙决定让敌人在南岔渡河,迫其背水作战,集中歼灭。当敌人进入城北一带时,红军发起攻击,吴玉堂率领全排冲入敌阵,奋勇作战,最终迫使敌人向南岔河败退,大部被歼灭。敌人不甘失败,再次攻打桑植县城。7月15日,向子云率残敌进入县城,后续敌军过赤溪河跟进。贺龙抓住敌兵力分散之机,命令红军围歼城内敌人。吴玉堂率全排为独立团打前锋,断敌后路,歼敌大部,旅长向子云溺亡。此役,吴玉堂因战功升任独立二团营长。1930年7月,担任红二军团第四师12团团长。1932年3月,调任红八师24团团长。吴玉堂在湘鄂西苏区反“围剿”战斗中战功卓著。
1933年5月,在湘鄂西苏区和红三军第四次“肃反”中,吴玉堂被指控为“改组派”,受到逮捕和关押,随后在金果坪与段德昌、王炳南等一起被错杀,时年28岁。面对冤屈,吴玉堂始终坚信革命必胜,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忠诚至死不渝。1956年,吴玉堂被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
编辑:王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