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浅谈如何解决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2018-12-27 09:26:59 字号:

浅谈如何解决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桑植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贺盟结

基层职工作为离群众最近的群体,既是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基层的具体执行人,也是企业、机关单位的门面形象,开展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是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必要手段,亦是提升企业、机关单位形象和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基层职工日常工作繁杂,学习途径窄、机会少,往往对自身参加教育培训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教育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笔者有着多年的宣传教育工作经验,通过日常观察、培训考核和座谈交流,基层职工因本人思想问题导致教育培训收效甚微的,主要体现如下:

(一)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基层职工把参加教育培训当成带薪休假,认为是长期高压工作后的一种减压放松,既然机会难得,那就更应该好好享受这种“政治待遇”;一些职工不是以学习政策业务、交流分享经验为目的参加培训,而是借教育培训的机会看看几页闲书、认识几个朋友,完全背离了培训的初衷;一些基层职工甚至认为教育培训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的“规定动作”,参加培训只要打打混就过去了,没有认识到参加学习培训的重要性。

(二)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基层职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因工作原因频频请假、被单位常常召回的情况屡禁不绝,甚至出现拿“工作繁重”为挡箭牌直接拒绝参加培训的情况;一些职工以为教育培训不同于日常工作,迟到早退都无关紧要,想来就来,想走便走;极少数职工跟风思想作祟,见他人缺堂未受影响便如法炮制,严重影响培训纪律,甚至造成不良影响。

(三)学风不够踏实。部分职工认为一些政策理论学习和自己所做工作相关不大,特别是参加党性培训的职工,很多认为是务虚工作,没有必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部分职工平时学习知晓了一些政策理论,认为自己对培训内容都有所了解,不听也罢;一些职工学习难以持之以恒,觉得哪一堂课有用或者兴趣来了就学,其他时候则不闻不问,学习忽冷忽热,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以上种种问题都极大限制了基层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应有成效,抓好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不仅要在方式方法、基础保障、师资力量等方面齐头并进,更应该在受训职工的思想根源上下大功夫扭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如何让基层职工的思想跟上新时代教育培训的新要求,更好的服务全局工作,需要在抓好基层职工思想建上设谋定新思路,制定新举措。

(一)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源”。要抓好基层职工的思想建设工作,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也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基层职工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如,视教育培训为“政治待遇”“规定动作”,党性教育是务虚的、可有可无的这类问题,都是政治站位不对、政治觉悟不高、政治担当不足的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无论职工政治面貌如何,都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利用活动、会议、学习等机会不断加强基层职工的政治建设工作,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特别是党员职工,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突出良莠有别这个“分界线”。在开展教育培训之前,一定要完善相关的奖惩机制,对学风好、成绩好的职工给予适当资金奖励或精神嘉奖,对学风不端正、违反培训纪律的职工,视情节予以惩罚或退学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实时开展培训测试,对应知应会内容进行一次考试,将职工考试成绩和参加培训期间的日常表现相结合,综合形成教育培训评价,纳入职工个人档案,相关评价可作为当年职工评定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依据,以适当的个人晋升压力倒逼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氛围。

(三)加入单位考核这个“保障点”。建立单位考评体系,将职工教育培训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一方面,从单位层面重视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意义,将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参训职工能够学到“干货”。另一方面,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培训、因工作繁忙而退出教育培训等现象进行重点考核,既以单位考核形成双向压力激励职工正确对待教育培训,也最大限度地保障基层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避免脱岗不脱产的现象普遍发生。

(四)注重正向宣传这个“激励面”。加强正向宣传引导,要主动协调本地媒体,报道一批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培训班次,向广大参训职工约稿、征集接地气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为职工教育培训造势聚力。同时,增强职工教育培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日常报道、训前指导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教育培训的目的和实质讲清楚,为基层职工参训注入精神动力、端正思想认识。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贺盟结

编辑:全江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