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警视窗】不怕热,无薪酬,慈利这个乡镇出了105名“义务劳动者”
这个乡镇出了105名“义务劳动者”
2018-09-04 17:34:40 字号:

  

 

  

 

  为“学生”送课。

  

 

  

 

  为交通劝导员讲解和示范交通手势

  

 

  交通手势课后,交通劝导员们走上街头,现场“执勤”教学。

  

 

  为“学生”送课。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4日讯(通讯员 慈公)8月30日,慈利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政委邓绍义与零阳中队特勤分队队员一大清早就换上了作训衫、作训鞋,他们要开车远赴离城30公里以外的龙潭河镇,为一帮特殊的学生送课。

  这些“学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交通劝导员,他们不怕热,也没有薪酬,已经活跃在龙潭河乡镇的大街小道上半年有余了。

  “为什么要为交通劝导员们送课,是因为我太感动于他们的付出:交通劝导员们一没薪酬,二来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党员,但他们开展工作半年以来,协助交警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有了交通劝导员,我们工作更顺畅,信息收集也更及时,为大家服务也能达到更便捷”邓绍义说,这堂课就是为了让这些交通劝导员们更有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上午一大早,由龙潭河镇党委书记向平华组织的交通劝导员业务培训会在龙潭河镇政府内召开,义务劝导员们头戴白色安全帽,袖别红色臂章,正翘首以待由交警大队带来的这一堂交通安全课。邓绍义从近期发生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说起,从身边的案例说起,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为大家讲普及道路安全知识。

  尽管气候炎热,龙潭河的交通劝导员们在“理论知识、交通手势学习、上路盘查实践”等课程学习时认真有序,尽管邓绍义担心有老党员会经不住训练,询问大家“能不能坚持最后做一遍的时候”,竟然收到了队伍中“我们不怕热,随便练几次都行!”这样铿锵有力的回答。

  “农用车载人、摩托车超载等安全隐患如果放任自流,一旦出事将造成多个家庭的悲剧”“没有生命安全就没有一切!”龙潭河镇党委书记向平华深知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他提出“保障安全就是最大的精准扶贫!”从今年的年初开始,龙潭河镇政府在探索落实“路长制”的落地实施上,尝试了不少方法。最终,慈利县交警大队与龙潭河镇政府联合推出的“交通劝导员”行动,正是该镇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探索交管新模式——由村委会选出每个村责任心强、热心的“无职党员”、退下来的支部书记、德高望重老党员5名进入“交通劝导员”的队伍,在集日、红白喜事、节假日、春节,由支部书记带队,不定时,不定点在村道上对 “人、车、路”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劝导和上报,保证“病车不上主路,无证不出门”,成为了龙潭河镇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大亮点。

  说到交通劝导员,交警大队龙潭河中队长卓尚军对此感触颇深,“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交通劝导员身上发挥到了极致”,他还记得7月初的一天,龙潭河中队接到金坪村路段摩托车事故的报警:有多辆摩托车驾驶员在金坪村某路段莫名摔倒。在龙潭河交警中队民警赶往该路段查看时,同步通知了金坪村的刘国玉、王明初、李明祥、李明阳、董清山5名交通劝导员赶到现场保护现场,等到民警赶到现场时,却发现现场被“破坏”了——原来,导致摩托车摔倒的正是路旁工地堆放的一堆沙,因为夜晚无法联系工地人员,5名可敬的劝导员们从家中拿来铲子,硬是一铲子一铲子将沙子铲离了道路。

  “除了排查道路隐患、保护现场,劝导员们的作用大着呢!这些劝导员都是村里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的老党员,一旦劝导员发现本村村民出现了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刚出村道,他们就会上前劝导,一声老乡,一句劝慰,不像交警设卡盘查,可能存在冲、闯、撞、跑的情况,交通劝导员就是用群众自治将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交通劝导员们上岗后,龙潭河镇的“有车一族”不仅没感觉到“麻烦”,反而更觉方便:买了新的摩托车,以前要自己去咨询了解上户及其他政策,但现在交通劝导员们可以为你解答政策,帮助联系办理相关证件——“老张你摩托车手续搞齐了没有?你要是没办,我们可以跟你联系”,劝导队员们有交警大队的联系方式,对整个业务流程知晓于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安全出行,人人有责,感谢义务交通劝导员的默默奉献,也期待会有更多这样的交通劝导员出现在我们身边。

  为义务劳动者们点赞!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慈公

编辑:伍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