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赓续湖湘精神 让创新蔚然成风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湖南牢记嘱托,奋楫笃行。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主体增量提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优化创新生态,发展科技金融,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吸引全球科创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让创新蔚然成风。”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提出湖南科技创新的任务。

“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种业、计算、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链条。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科技创新的谋划具体详实。

突破:牢牢掌握关键技术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沙市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制造流程,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满载着近500台挖掘机和滑移装载机的货车从长沙出发,启程前往欧洲。

5月17日,中欧班列(长沙)山河智能专列首发,山河智能的国际营销也进入了“提挡加速期”。

发展,源于创新。

2022年年初,两款“世界之最”——世界最大旋挖钻机、世界最高全液压履带桩架,以及两款“世界首创”——引孔式静力压桩机、大直径植桩钻机在山河智能发布亮相,这些超级装备向世界释放着强大的湖南创新动力。

“你们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多产品走在了前列,你们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家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他察看生产线和产品展示,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情况。在了解到企业成功研发了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企业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回忆起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总书记的话深深扎根在了何清华的心里。

山河智能生产车间。人民网 吴茜薇摄

“我喜欢创新,也是个善于创新的人。”何清华介绍,2021年公司历史性地迈入了百亿元企业行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名跃升4位。同时,近两年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85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新产品下线68款,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及荣誉58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42项。

如今76岁的何清华依旧充满活力,他表示今年要争取再突破一些“卡脖子”的技术,把关键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下阶段,山河智能将持续发挥“先导式创新”优势,结合工程装备制造智能化、绿色环保的趋势和要求,持续推进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电动化、无人化,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山河力量。

创新:紧紧依靠科技力量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4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视察。在校园内,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9年来,中南大学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到“三废”污染物治理和污染场地修复;从重金属污染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源头减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领衔的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实际行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予了回复。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并对研究中心成员刻苦攻关、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肯定。”柴立元表示,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研究中心的成员们都倍感荣幸,攻坚克难的步伐也更有力了。

“向重金属污染宣战,我们就是要站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国家关心什么,我们就要关注什么;企业急需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近年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发展创新了3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并将之成功运用到全国各地乃至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柴立元院士(左二)和他的团队。中南大学宣传部供图

谈及重金属污染问题,柴立元表示实际上这是一项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传统方法主要是用硫化钠将重金属沉淀,并进一步加入石灰进行酸碱中和,但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次危险废弃物。

为解决这一难题,柴立元多年来带领团队,坚持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废酸中有价金属高效分离与直接回收,铜锌铋铼等金属回收率高达96%以上,废酸回收率90%,危废量较国际现行方法削减90%以上。”柴立元忍不住分享。

如今,这项变废为宝的技术已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被国内多家大型有色、钢铁冶炼企业应用,同时还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是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表示,目前学校新增国家科研基地14个、“111”引智基地6个,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42项,获国家科技奖45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的科技成果9项,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接力:不负时代重托 不负青春韶华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南大学考察时,同师生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仲夏时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里,博士宣讲团正在向游客们讲解“经世致用”的“前世”和“今生”。

王戈非是宣讲团中的一员,在她的宣讲词中,总会加入那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关于“经世致用”的解读,听众也听得更起劲了。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时隔近两年,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戈非记忆犹新:“当时我就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对面,仔细聆听,领悟到了文化创新的真正意义。”

从传统的“我讲你听”,到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宣讲;从传统的中国文化,到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王戈非坚持用创新方式,将理论宣讲带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生生不息,我们青年也要多思考,用自己的声音,让传统文化在课堂内外‘声声不息’”。

博士宣讲团正在宣讲。湖南大学宣传部供图

“继续留下来攻读博士,正是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鼓舞,坚定了我投身科研工作的决心。”作为湖南大学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刘潇回忆,那天下午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将要到来,自己便早早在广场等候。

在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同学们将是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主力军。希望大家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之后,学院公布了保研名单,我毅然向学院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刘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寄语让他豁然开朗,原本还在考虑到底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他,如今坚定选择了后者,“我研究的是微电子领域,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成绩,就得进行反复实验才能实现创新突破。”

“作为青年学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好科技领域的创新者和开拓者,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刘潇信心满满。

三湘大地,不缺创新之举,也不乏创新之士。湖湘人民踏上新征程,用创新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故事。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匡滢 吴茜薇

编辑:江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