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心永恒-张家界红色故事汇】一家八口同长征

开栏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热土。回望历史,一位位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张家界留下了英雄的足迹,一桩桩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为张家界烙下了红色印迹。从即日起,我们开设《初心永恒——张家界红色故事汇》专栏,追寻红色记忆,讲述革命先烈生动真实的故事,领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回望历史,我们初心不改,展望未来,我们一往无前!

????-????????.jpg

一家八口同长征

在张家界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幅《一家八口同长征》的油画。画里面的人叫侯清芝,他的父亲是侯德成、母亲殷成福、妻子刘大梅、叔叔侯昌贵、大弟侯清平、二弟侯宗元、妹妹侯幺妹。80多年前,这一家八口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才7岁。他们全家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用鲜血和生命讲述了一个红色家庭的壮烈故事。

01.jpg

侯清芝回到大庸工作后,1955年授予开国上校军衔拍摄的照片 图片来源: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934年秋,任弼时、贺龙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挥师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侯清芝和叔叔侯昌贵、大弟侯清平三人参加了红军。根据地建立后,侯清芝的父亲、母亲、妻子、妹妹、二弟也相继参加了红军,安排在家属连工作。

1935年9月,红二、六军团奉命长征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队伍开拔前,组织上多次动员侯家家属回家,但这一家八口铁下心要跟着红军队伍一起走。7岁的二弟大声喊道:“我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侯家八口的坚定决心,深深感动了贺龙,同意他们随军出发长征,并特批了一匹小棕马用来驮7岁的侯宗元。

02.jpg

图片来源:新华网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澧水封锁线,侯家人跟随着队伍滚滚洪流,远远地离开了故乡。

过雪山前,一家八口聚在了一起。父亲侯德成叮嘱全家:“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哪个掉队了,只要剩下最后一口气,都要找到红军队伍。”后来,侯家人在过雪山草地时死的死,散的散,失踪的失踪,过雪山前的相聚竟成了最后一次生死决别。

1936年9月,红军在甘肃遭到敌人重兵阻击,父亲侯德成英勇牺牲,部队只好把8岁的二弟寄养在当地农民家里。17岁的侯幺妹在长征路上当上卫生员,抢救伤员时不幸中弹牺牲,鲜花一样的生命永远绽放在雪山上。叔叔侯昌贵过雪山时被大雪掩埋,长眠于皑皑白雪。身怀六甲的妻子刘大梅在四川红原被敌军冲散,当地一个藏民收留了她,生下一个男婴后,她动身寻找红军,不幸迷失在茫茫草地。侯清芝、殷成福、侯清平在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八口之家,为革命牺牲了父亲、叔叔、妻子、妹妹。从此,侯家血肉至亲天各一方,天涯相望。

侯清芝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湘西剿匪,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回乡之后,他和母亲一直苦苦寻找失散的亲人,但最终还是带着无尽的遗憾和牵挂走了。

03.jpg

图片来源: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长征途中遗失的二弟和自己的孩子今在何方?纪念馆这张“全家福”是跨越70年后的重逢,画面上虽然少了侯清芝母子,但却多了两位古稀老人。他们一个是长征途中失散时年仅8岁的侯宗元,一个是刘大梅遗失在红原的婴儿侯德明。2005年4月23日,苦苦相寻了半个世纪的侯德明回到家乡,在长眠不醒的父母坟前长跪不起,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这是艰辛与苦难之后的结局!

侯清芝一家八口同长征的传奇故事,是伟大长征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奋力前行。(文字由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提供)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杜双

编辑:陆波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