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驻村帮扶】张家界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文化+扶贫”托起百姓脱贫梦

编者按:

他们,吃在村、住在村,服务在村,与贫困群众结亲戚;

他们,问农事、干农活,作规划、找资金、跑项目、促发展;

他们,因户施策,扶贫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帮助贫困群众脱了贫,奔向幸福生活;

……

他们,就是驻村帮扶干部。

2018年,全市共有358支工作队,其中国派1支、省派20支、市派90支、区县派247支,共选派工作队成员1082人。

日前,张家界市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联合红网张家界站聚焦驻村帮扶一线,关注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帮扶干部。自即日起,我们将陆续讲述他们的扶贫故事,诉说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与责任担当。

走在桑植县梭子丘720米长的白族风情老街上,一幢幢白族民居飞檐翘角,老街两旁商品琍瑯滿目,白族玉石坊、根雕坊、茶庄、酒坊、豆浆铺、特色餐馆一应俱全,设施舒适完备,环境宁静优美,空气新鲜怡人。

76岁的谷春凡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依依不舍,作为张家界市第一批非物质遗产项目白族仗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她要把白族的歌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夜色下的小镇格外宁静迷人

村民为扶贫工作点赞

跳起来、唱起来……未来,美丽的梭子丘村会越来越好!

专题:聚焦·驻村帮扶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19日讯(记者 廖秋萍 通讯员 赵舶帆)红灯笼、白兰杆、小青瓦、屋挑檐……8月20日,走在桑植县梭子丘720米长的白族风情老街上,一幢幢白族民居飞檐翘角,老街两旁商品琍瑯滿目,白族玉石坊、根雕坊、茶庄、酒坊、豆浆铺、特色餐馆一应俱全,设施舒适完备,环境宁静优美,空气新鲜怡人。

很难想象,面前美丽的梭子丘村,在三年前,还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的贫困村。

梭子丘村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突破性、跨越式发展,源于张家界市委组织部驻村帮扶队的好思路、好方法,帮扶单位结合实际,精准定位 "白族风情旅游小镇"建设,以不断地发掘梭子丘白族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白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张张家界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旅游“亮丽名片”。

大投入,让老村落“旧貌换新颜”

“以前的梭子丘村可没有什么吸引力,司机过路从不踩刹车。”回乡创业的村民、80后谷湘玉这样形容曾经的梭子丘,房子老旧,搭架的电线如同“蜘蛛网”,墙壁上是厚厚的灰尘。一下雨,灰尘夹杂着泥土,道路泥泞不堪,走路都得垫着脚。

如何让这个“司机过路从不踩刹车”的地方旧貌换新颜,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王委认为要强基础、集人气、兴产业。

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新建入户路1.2公里、产业路7.4公里,对13.8公里村主干道路进行窄路加宽,完成了1.2公里道路硬化,彻底改变了梭子丘村交通落后的面貌,“灰尘街”变身“白族风情老街”;分散新建90立方饮水池、4个小水窖,新安装5.5公里饮水主管和13.2公里饮水支管,让全村百姓都喝上了干净水;完成2个台区电网改造工程和街道杆线入地工程,让“蜘蛛网”入地。工作队筹资300多万元将90多栋白族民居进行改造,统一风格,在墙壁上绘满松林、荷花、山水等白族人家的吉祥图画。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换上了新颜。“在梭子丘长大,如今变化太大。”在外地经商的刘业祥,对家乡曾经的落后面貌记忆犹新,“看到新面貌,为自己是村里人感到自豪。”

深挖掘,让白族文化 “一脉相承”

在建设文化旅游小镇过程中,工作队结合梭子丘村白族文化底蕴、艺术基础深厚的实际,提出了“文化扶贫+精神扶贫、思想扶贫”的战略举措,以“白族”为主旋律,以打造“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为支撑,实施了多个文化扶贫项目,共同挖掘、传承保护白族文化。

76岁的谷春凡是桑植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张家界市第一批非物质遗产项目白族仗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她说,我要把我们白族的歌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等条件成熟了,我就把家里建成白族民歌客栈,变成咱白族人的民歌集结地。

在挖掘白族历史文化的同时,工作队又大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不断推出“梭子丘”系列文化活动,2017年7月1日庆祝“建党96周年”暨“马合口故事”演艺开场,举办“桑植民歌王”大赛、“爱在梭子丘”百名文艺家采风活动、推出由张家界本土知名作家石继丽作词作曲的歌曲《梭子丘有棵相思树》,还组建了以梭子丘白族文化市、县传承人和当地白族文艺爱好者为主体的“梭子丘白族文化艺术团”,打造了《马合口故事》大型白族演艺,建设了“白族文化书屋”、“白族文化广场”和“白族文化戏剧院”。青少年白族文化传承工程则将白族仗鼓舞、九子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课间操而传承、推广,还举办了“白族刺绣”培训班等,为梭子丘白族文化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扶贫+旅游,脱贫驶上“快车道”

“不用去大理,梭子丘让你感受纯正的白族风情。”一条网络宣传语,让这里成为周边游客向往的“小大理”。名头渐响的梭子丘,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这个昔日暮气沉沉的偏远山村,摇身变成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景点。

人气有了,游客来了,这颗“深山明珠”亮起来了。“以前尽往外跑,现在都想回来。”在广东工作的谷湘玉,也结束打工生涯,回村里办起了梭子丘白族大酒店。

目前,张家界大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梭子丘村白族风情老街的商体支撑,已带动社会民间资本投入800多万元,建成梭子丘白族大酒店、主题客栈、老街白族旅社、五龙湖旅游度假山庄、梭子丘夜市、蝴蝶泉铁板烧、白族旅游餐厅、白族茶馆、吉祥玉石工作坊、老街纯米酒坊、家家红大型超市、白族刺绣、电子商务平台等旅游服务商体,“幸福家园”商住房、酒吧、KTV、众扶众帮马洪垭旅游文化田园综合体、张家界梭子丘农耕文化艺术体验园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或者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靠着风情街的餐饮,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斗元的1800只鸡不愁销路,“每只鸡70元,全部卖了有十几万的收入呢。”有着一手腌制咸鸭蛋好手艺的他,还趁机打造出“梭子丘咸鸭蛋”这一农产品品牌。

“我们一定会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用好‘人’之智,给在外人士回村创业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梭子丘真正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叶峰说,未来,梭子丘还将启动垂钓区、拓展区、观光区、度假区等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民俗、探险等元素于一体的白族文化旅游小镇。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廖秋萍 赵舶帆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8/10/19/71759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