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贺英: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员”

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就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无数父老乡亲前仆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张家界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力量源泉。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主流媒体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 “张家界英烈谱” 专栏,集中报道60余位张家界英烈,缅怀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在湘鄂边鹤峰县太平镇洞长湾的山村里,长眠着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贺英。

在她牺牲76年后,这位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贺英,名民英,乳名香姑,1886年出生于桑植县洪家关。兄妹七人,她居长。贫寒家境造就了她勤劳善良、刚勇好强而干练的性格,在兄妹中威信很高。

1906年,贺英与表兄谷吉庭成婚。1916年3月,她支持丈夫和弟弟贺龙等“两把菜刀闹革命”,从此拉起一支民军队伍。夫妇俩以家乡鱼鳞寨为基地,劫富济贫,保境安民,深受百姓拥戴。在丈夫被反动军阀派人诱杀后,她含亡夫之恨,毅然继承夫志,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夏,她联络地方民军攻克桑植县城,赶走反动县长和驻军团长。城内各界人士送“万民伞”欢迎贺英进城。

风云变幻的1927年,贺英和妹妹贺满姑专程前往武汉,看望贺龙,看到了武汉复杂的政治局势,也知道贺龙下定决心跟共产党走。贺英对弟弟说:“你只管大胆干,在外面不行就回湘西去,乡亲们会支持你的。”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遵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领导发动桑植起义。贺英第一个响应号召,主动把自己带了多年的队伍交给党组织,使其成为桑植起义的基本力量之一。

桑植起义以后,在开辟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贺英带领游击队,长期在桑植、鹤峰边界坚持武装斗争,策应主力红军,向红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战斗骨干。在工农革命军多次受挫、受困的情况下,她挺身而出,带领游击队冒险相救;在反“围剿”斗争中,她率领游击队保护了大批红军家属和烈士子女,使他们免受其害,为主力红军守护着进退得以依托的根据地。

1933年5月6日,因叛徒告密,驻扎在鹤峰县洞长湾的贺英和游击队驻地遭敌重重包围。为掩护部队和红军家属安全撤退,贺英镇定指挥战斗,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7岁。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曾经披露过大姐为什么没有入党的原因。他说:“我大姐曾三四次向周逸群和我提出入党要求,周逸群当时是书记,他向我大姐解释道:‘香姑,你目前不入党比入党作用更大,湘鄂边的一些团防、民团首领,有的反共,有的是中间派,有的支持我们。你在这里关系多、影响大,要多做团结争取他们的工作,以减少对我军的阻力。太红了,人家看你是共产党,就不敢接近了……就这样,贺英一直到牺牲也没有入党,但她却是人们心目中纯粹的共产党人。”

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原司令员黄新廷中将,1989年介绍这段历史时,十分动情地说,贺英大姐,她带领的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为了党的事业却没有入党。我们对不起这位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

“贺英以非党员的身份,为党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献身,她的英名将永存于青山澧水之间。”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8/07/09/4854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